清代王杰的行楷联。
□刘敏 文/图
这件清代王杰行楷联,现收藏在本域文博单位。纸本,纵120厘米、横28厘米,行楷“天光云影供诗料,鸟语花香长道芽”,款“惺园王杰”4字。
王杰,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嘉庆十年(1805)病逝于北京,字伟人,号惺园,一号葆醇,谥号文端,陕西韩城人,八岁丧父。王杰自幼聪明好学,乾隆二十六年(1761)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乾隆五十二年(1787)入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嘉庆五年(1800)继和珅位内阁首辅,嘉庆七年(1802)因疾致仕,加太子太傅衔,食俸十年。王杰返故里,嘉庆皇帝恩赐御制诗条幅“道直一身立庙朝,清风两袖返韩城”之赞语,命皇次子摆宴饯行,以示褒荣。
王杰以才思敏捷而逸闻后世。传说当初在京面试,考官命他对联,出联为“风吹竹叶龙摆尾”,王杰对“雨打梨花凤点头”,众考官皆称其妙。王杰入阁,一日帝与众臣议事已毕,雅兴又起,命大臣撰“三字对联五字披”联助兴。众臣搔首挠腮无从答对,王杰构思成对:“臣以为上联‘清统一\’,下联‘帝万年\’。横披为‘天子重英豪\’。”皇帝及众大臣皆服其才。传说王杰中状元后,山东学士很不服气,便出联考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立即对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才子对他十分尊敬。乾隆年间,王杰奉旨巡游江南。一日,来到会稽,有一儒生拦住状元大轿说:“恭喜新科状元高升,想是才华过人,今有一上联请状元赐个下联,望万勿推辞。”王杰说:“你且讲来,待本状元见识见识。”儒生道:“半朝微雨,洒乾坤之秀气。试问河之光,湖之光,海之光,一片之光。沾星、沾斗、沾日月,德配天地。”王杰答曰:“一介书生,读圣贤之余业。中了解之元,会之元,状之元,三次之元。安邦、安国、安天下,道冠古今。”众人齐声喝彩,惊叹不已,方知新科状元确有真才实学。
王杰做官不久,回家省亲。为了体察民情,他不骑马坐轿,而是乔装为读书人,带一书僮结伴而行。一日,行至华县某地,见一大户人因已七世同堂,张灯结彩,鼓乐阵阵为这户人家的老太太过一百二十岁大寿,故宾客盈门,热闹非凡。由于寿事盛大,主人便遵照老人的吩咐,凡过往行人,不分贵贱,一律热情款待,王杰一行也应邀赴宴。席间,主人提议为其寿事赋联,众宾客一一谢让。轮至王杰,众人见他是远道来客,又有书童随行,断定他是位饱学之士,故执意要他命笔。王杰推辞不过,提笔写下“封庆双甲子,眼观六世丁”。最后一个“丁”字刚落笔,围观者莫不交口称绝,既赞其辞意贴切,又叹其笔力不凡,遂恳请提名。王杰不肯,请求再三,王杰便在下款位置恭书“韩城王杰”四字。众人一见是状元王杰,纷纷叩头,口称失礼,王杰连忙还礼相扶,殷口致谢,告别主人,重踏归途。
王杰的书法,其早年法帖王羲之、赵孟頫,工小楷,中年后得米南宫意,中侧锋并用,超迈大气,纵逸多姿。清代李玉棻称其行楷有仙佛气,具富贵姿。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学政全书》传世。从广安文物机构旧藏的这件王杰行楷联看,书法结体严谨,行笔流畅,书卷气十足。其笔法刚劲秀挺,飘洒俊逸,运笔张弛有度,结体沉稳端庄,中锋用笔,遒劲有力,不失为书法精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夏连日来,针对广安市交通路口现状及市民意见,本报推出了《路口看交通·行人如何过马路》系列报道。12月28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该大队工作人员说,如果只为行...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