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静好的景心。文炜东摄
读书会现场。普磊摄
一个“80”后女子,清华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在北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曾游学英美,因父亲已近杖朝之年,毅然回到家乡广安,尽孝膝下。又因醉心中国传统文化,揪心传承传统文化者寡,遂发起成立读书会,团结百来十人,每周日下午,品茗读书,以期有更多同行者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在文化传承的路上
——走近“明心读书会”发起人景心
□本报记者 李倩
广安城南利民北街广电花园小区内,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名为“近贤堂”。每周日的下午,这里总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诵读的内容,多为国学经典。读书者,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甚至彼此陌生,却都为着同一个人而来。
她,就是为读书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是“明心读书会”的创始人景心。国学典籍、茶道、古典音乐、中医养生……传播传统文化精髓,藉此希望提升生活品质、保持生命真纯、重塑文化信仰。景心说,自己所做的,不过是有操守的学人应有的担当。
近段时间,记者以一名普通读书者的身份,进入读书会,走近景心,了解景心其人和读书会背后的故事。
爱书女子,传统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与推广者景心,原名李剑红。“景心”是父亲为她取的字,很有深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后常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再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专门引以赞美孔子,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成为像孔子一样品行高尚的人,是父亲寄予景心的厚望。
1981年,景心出生在广安区一个书香之家。父母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皆是爱书之人。一次,父亲与景心闲聊时,对她说:“我百年之后留给你的,便是这些书了。”
景心的家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常有同学来借书。时有借而不归者,父亲也淡然,笑说爱读书总是好的,不还书的大都是爱书之人。
在父母的影响下,景心幼承庭训,喜欢读书,各类书籍均有涉猎。除了读书,父亲还注重培养景心在音乐、书画等方面的爱好。父亲告诫景心:“不必非得成为一个文学家或艺术家,也不需要将其成为谋生的手段,但要懂得欣赏,从而陶冶性情,增加生命的厚度。”
时至今日,景心仍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每天早上5点,多数人尚在睡梦中,她已开始享受两小时的晨读时光了。每天晚上,景心更是要读一读书,方能安然入睡。白天闲暇时,景心也与书为伴;坐公交车的时候,她还是捧着书……读书,已浸入景心的骨髓,成为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的影响,使景心成为传统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与推广者。之后,无论站在择业或是行路的十字路口,她都不忘初心。
中学时,景心就和同学创立了文学社。2003年,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景心,曾组织读书月活动,希望理工院校的学生们读读人文,拓展视野。有感教育体制内的诸多问题,2006年,景心辞职到北京,拜先贤、会同侪,深入研修,讲习经典。受邀任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主席助理,并与北京大学几位教授和程序员一起从事汉语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2009年,就读清华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后在国务院新闻办下属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
此时的景心,小有成就,并在工作学习之余考取了国家高级评茶员、高级针灸师资格证书。在旁人眼里,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这与理想并不完全一致,她更希望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尤其在深深了解社会的浮躁与传统文化的失落后,景心放下了已经取得的成绩,选择做一位国学讲师,“治身莫若修心”。
“精神层面的富足,远比名利重要。”在景心看来,“每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有维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天然使命。”在历经一些浮躁后,她选择了出国游学。
游历英美,旅居智利,那些在外的日子,景心从事“四书”、《弟子规》、《女德》等中华传统经典的课程研发与讲授。推广中华茶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也是景心乐意并为之努力的工作。她曾受邀参加世界茶博会,与美国茶文化学会会长在洛杉矶联袂展示中华茶艺,与世界各地茶文化爱好者分享茶文化。此外,她还有志于中医与茶文化的融合推广,提出“五行分茶”理论。
在国外的经历,让景心深有感触。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在国外诸多地方颇受欢迎和尊重,一些外国人的兴趣甚至超过我们国人。在英国,景心接触到一些认真学习汉语的老太太,她们好奇北京长安街还能不能骑马;在美国,推崇中国文化者亦不少,有人读《道德经》《论语》,有人潜心种茶,向台湾茶人学习茶艺;在智利,景心获邀去太极学校讲学,邀请者是一位太极拳痴迷者,曾拜陈小旺为师,当时正在研读《易经》……那些外国朋友都说,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提升与生活的快乐。相比之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当下,传统文化渐渐被人遗忘,文化大国的形象渐行渐远。中国文化曾经受世人景仰的辉煌失落于何时何地?景心很痛心,她在反思、在追问,“中华无罪,罪在我辈”。
令人欣慰的是,在祖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省,正走向价值回归。
反思当下,机缘巧合成立读书会
父亲已近杖朝之年,年初,景心决定回到家乡,尽孝膝下。“传统文化的精义在于践行,尽孝与行善不能等啊。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难得回乡,少不了与多年未见的同学小聚,景心发现很多同学热爱打麻将,这使景心萌发了成立读书会的想法,希望大家少打点牌多读点书。
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萦绕在景心心头。
中秋前夕,有人知晓景心茶道造诣,提议举办茶会。
中秋当日,广安城区的神龙山上迎来一场高端茶事雅集,抚琴、听曲、作画、吟诗、品茗、畅言……传统文化回归的同时,众人藉此洗心涤虑,乐在其中,意犹未尽。
群贤毕至,谈论话题自然离不开传统文化。
景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而若内在修为不够,是做不到传承的。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从自我修习开始,进而维护传统文化。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气难免浮躁,而读书就是让心灵得以安静、净化的方式之一。
景心也道出严峻的事实,根据统计,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足两本,与读书最多的犹太人年均60多本的阅读量相差甚远。在大力推行全民阅读的今天,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引导人们读书,读好书。
此时,广安尚没有一个读书会。
何不发起成立一个读书会,让热爱读书的人有一个交流学习之所,一个弘扬和践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她的提议得到中秋茶会参与者的响应,尤其得到了东方之子婴幼园院长李婧的大力支持。
读书会随即成立,取名“明心”,谓使心思清明纯正、进而明心见性之意。参加中秋茶会的多数人成了读书会会员。
在热心人士李婧的帮助下,东方之子婴幼园的教室成为读书会的活动场所。10月初,读书会举办了第一次活动,此后每个周日的下午,从无间断。11月中旬,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黄小容参加读书会活动后,她邀请大家到广电花园的读书室开展活动。
自我修行,自觉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记者见到景心的第一印象。
原本以为醉心传统文化的景心会是老学究的模样,其实不然,这个“80”后女子未施粉黛,雅致静好,学识渊博。
初识景心时,读书会活动已进行了8次。
在读书会,景心自然担起了“先生”的角色,每次读书会总会为学习者精心备好学习资料。此外,还准备了茶具,为大家沏茶煮茶,让读书者沉静下来,品茗读书,享受难得的纯净时光。
景心认为,几千年积存下来的经典,无论你愿意与否、赞成或反对,都不能超脱这个“皮肤”,它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文化层面的断裂,作为华夏子孙,应该重拾典籍。很多人觉得读古文太难,景心说:“作为中国人,经典是要读的,古文绕不过去。”她希望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从学习《大学》开始,帮助大家打好古文底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两个月时间,加入读书会者群的多达120余人,每次参与读书会活动的有几人至数十人不等。景心时常提醒大家:“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读好书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是生命品质的良性体验。因为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心性更良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后代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这才是读书的目的。”
浩宇每次活动都不落下,是公认的谦虚好学的书友。“以前不知道看什么书,人生没有方向感。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的爱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以前,哄3岁女儿睡觉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现在睡前和爸爸一起读读书,女儿就安稳地睡了。我就希望这样慢慢熏陶她,让女儿也成为像景心一样的女子。”
“现在很多人离不开手机,离不开麻将桌。这样的生活,我很焦虑。”书友陆志成认为,把平时玩乐的时间分一点出来,在读书会修习国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回自己,大有裨益。
读书会到底是怎样的?满怀好奇,记者以普通读书者的身份,与书友们坐到了一起。
读书会活动,以一段感恩词开场,静坐冥想后,一首古诗,一支古曲,一段古文,每月推介1至2本书精读后在会上讨论分享,便是每次欣赏、修习的内容。一边品茗,一边学习和交流所得,在惬意悠闲中,一个下午就此度过。
书友们每星期两三个小时的共同学习,景心自然为此付出许多。此时的她,尚是一个嗷嗷待哺婴儿的母亲,哪里有这么多闲暇、义务教人读书呢?问景心公益是否意味着牺牲,她不完全认同,她说:“当公益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你就会觉得快乐,自己和社会就会更好。人的一生需要安身立命,但仅此还不够,要寻找更有价值的生活。在我看来,弘扬传统文化,就像吃饭、喝茶一样平常,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为往圣继绝学”,便是景心的修行方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景心坚信,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也是一种必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定会有更多同行者担当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截至本周,读书会已经开展了11次活动,讲完《大学》,精读了1篇古文,读或吟诵了15首古诗,欣赏了11首民乐,推荐了5本书。
记者感言
历经几千年智慧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古老而瑰丽,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然而,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淡忘,如今有多少人能记得国学经典著作?有多少人能朗朗上口地背诵几篇经典篇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国学的内涵?甚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国人更出现了精神危机、道德滑坡、心灵空虚等现象。
优秀传统文化丢之不得,弃之不可。令人欣喜的是,诸如景心这样的饱学之士,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在广安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越来越多离开书斋多年的人,在景心等人的触动引导下,开始修习国学。这些人当中,不乏毫无古文基础之人。他们从修习传统文化开始,反思自我,重塑信仰,在心中播撒崇善、向善的种子。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路上,我们需要更多景心似的奉献者,担起引导人们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追随者,加入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队伍。相信他们,会成为再续历史辉煌、引领中华复兴梦圆的伟大力量。
对话景心
记者:全国上下目前都在倡导读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加入“明心读书会”有什么要求吗?
景心:“明心读书会”是大家学习、交流的一个公益平台。喜欢读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可以加入,不收任何费用。除了周日下午的学习之外,书友们还可以通过读书会的微信群和QQ群进行交流。
记者: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觉得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景心:无论多么繁忙,其实每个月精读一两本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读好书,也是对生活压力的有益调剂,我们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快乐,领悟生命。建议大家尽量阅读纸质书籍,有助于静心和思考,比如可以给自己设定离开电子设备的专门读书时间。
记者:随着加入读书会的书友增多,您打算怎么做,有何期望?
景心:如果书友达到一定数量,我们会逐步建立分会,成长起来的书友可以作为组织者,引导大家学习、交流。我希望通过读书会让书友的生活更充实与快乐,对浓厚广安的文化氛围与增进和谐起到一定作用。读书如树人,是一个经久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正如一个人修养自己,是没有止境的。读书会只是一个引导,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目前,广安还没有书院或国学馆,我希望不久以后能设立这样的平台,引导更多人学习传统文化,热爱国学,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推广者,让国学在我们家乡得以弘扬。
记者:读书会怎么推荐书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景心:读书会每期一年,精读部分古文,每月推介1—2本书,涉及文史哲多个方面,接受书友推荐,由读书会服务组评议定出当月推荐书目。书籍浩如烟海,推荐的书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不过是希望给大家一点引导,享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读书的习惯。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应该考虑几个原则:1、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爱好与目标兼顾。爱好多有失狭窄,树立一个相对开阔的读书目标,有助于扩展眼界,构建知识体系,增加思想深度。3、思考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或境界。最好多读经典,读大师级的书。读书有几个层次:浏览、细读、精读、评判,把一本好书读透,不仅可以获得深入的体验,也可以增加思考。
新闻推荐
民警宣传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通过天网对行业场所进行视频巡查。和消防干部在检查辖区消防安全。12月17日,广安区公安分局大寨派出所行业场所警务室民警正在给辖区群众宣传防火、防盗、防诈...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