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三届校园文化艺体节开幕式。
□冯渝 文/图
2011年12月底,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定了《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广安市又出台了《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年)》。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广安友谊中学巧借东风,大胆创新,试验先行,努力打造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高中,用试验区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发展之魂:校园文化呈现新特色
友中人认识到,新跨越必须积淀文化底蕴,培育文化自信,提升文化气质,以文化育人,以特色立校。为此,学校总结近20年的办学实践,将“尚贤”作为学校核心理念,以“三贤(贤德、贤能、贤达)教育”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定位,围绕“尚贤立德,卓荦群芳”,学校着力打造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高尚雅致的教师文化、多彩灵动的学生文化、幽雅浓郁的环境文化。大情怀办大教育,学校弘扬“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精神,努力让师生品行达到最高境界。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了友中人的思想,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和精神追求。
发展之基:拓展办学创造新空间
学校要发展,硬件是基础和前提。对此,学校通过完善新区建设、建设数字校园等措施,拓展办学空间。目前,新校区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17年将投入使用。为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高、初中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教学四维一体机,建了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标准化考场等场所。此外,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发展,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帮扶新建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广安友谊加德学校,联办民办学校广安友谊育才外国语学校,领办广安友谊中学五福校区,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发展之力:队伍建设迸发新活力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是根本。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作风纯正的教师队伍,凝聚发展之力,学校通过公开竞争上岗,优选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产生了积极的正能量。学校向领办、联办或帮扶学校输出文化和管理理念,选派领导、优秀教师支教,3个副校长分别负责一个校区,各校区统一
人员安排,统一校本教研,统一质量考核,合理调配资源。此外,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分层管理,高、初中6个年级的分管领导均由中层干部担任,实行年级责任制,4个党支部也分别设在初中部和高中3个年级,形成上下联动、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调动了各层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发展之本:探索专业提升新路径
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师专业提升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为此,学校狠抓师资培训,先后聘请李镇西、王明中等专家来校讲学,派出教师到重庆外国语学校、上海中国中学挂职锻炼,到广州大学附中、深圳中学等学校学习交流。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开发力度,发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发《友中点睛》系列校本教材40余本。其中《抵达意义的深处》获得省校长协会27次学术年会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穿越语词的密林》被评为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中学组)。在教学上,学校大力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规范的集体备课、扎实的集体磨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2012年以来,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2人获全国二等奖;2人获省一等奖,7人获省二等奖;33人获市一等奖。
发展之源:拔尖创新取得新成效
学校认为,要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指标,应让学生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有特长发展。学校以2012年在深圳中学竞得的国家级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的2个子课题为抓手,组建了课题班,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狠抓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小平故居、农业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广安农业科技园、科普教育基地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发报国热情,树立高远志向,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强健体魄。学校涌现出大批先进模范。梅丽同学被评为“诚实守信广安好人”,闫坤和蒋伟伟同学被评为“见义勇为广安好人”。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竞赛、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特长发展。该校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中夺得成都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三名,篮球队以全胜战绩升入省中超组,田径队夺得省中超组第四名,摔跤队夺得省摔跤锦标赛2金2银4铜,并获女子团体第二名,“第三届动漫英雄——中国原创星”获全国一等奖等。
新闻推荐
2015年12月17日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张洋华本人的请求,广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接受张洋华因退休辞去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