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熏制点里集中熏腊肉。
□本报记者 卢琴 文/图
年关将近,熏制腊肉香肠是许多家庭的重头戏。为进一步改善广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规定,近日,广安市出台了《关于规范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熏制的通告》,明确在城区规划设置4个腌腊制品熏制点,并为此开通公交专线。那么,集中熏制点的情况究竟怎样?是否真的便民?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集中熏制点方便市民
1月2日上午,记者在广安区官盛新区“盛世春天项目”附近看到,这里比较热闹,不断有人提着香肠腊肉在不远处的“大棚”进进出出。这是前不久广安市设置的集中熏肉点之一,得知消息后,附近居民都来此处熏肉。
家住广安城南华洋东方小区的蒋大爷正在熏制香肠和腊肉,他一边向安置点筑好的灶里添加柏丫,一边告诉记者:“以前社区没有集中熏肉点,我们只能在小区里熏肉,时间不固定、位置不固定,整个小区随时都笼罩在烟雾之中,不但严重污染周围环境,而且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不熏吧,家人又想吃腊肉香肠;熏吧,确实会污染环境,我们也很为难。”
得知今年政府规定定点熏腊肉后,蒋大爷高兴地说,“这样最好,既满足了大家的生活需要,又减轻了空气污染,我们非常支持。”
另一位正在熏腊肉的大妈告诉记者,她早上6点就来了,他们家今年腌制的腊肉有100多斤,头天她就来踩了点,早上等不及坐公交车,让儿子骑摩托车带她来的。“你看,已经熏好一半了。”大妈指着从灶里取出来的腊肉对记者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广安市设置的4个熏制点均远离人口集中区,面积大小差不多,四周住户较少,污染物易于扩散。“集中熏制点是临时的,这样安排既能满足辖区居民熏制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做到不扰民。”官盛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集中熏制点秩序井然
当天,记者在协兴园区福兴大道集中熏制点看到,约30个灶坑前都有市民在熏肉,另有一些市民在旁边聊天等候,还有人带着往年自制的熏肉铁桶,在灶坑旁边熏肉,整个现场秩序井然。
“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小区的通知,还有保安叮嘱,大家都知道今年要到集中熏制点熏腊肉。”当记者问及大家如何知道集中熏腊肉的消息时,龚先生说道。
“我们提前一天来这里看了,有公交车直达。这里的灶台都是砌好的,而且可以免费使用,如果没有柏丫,旁边还贴着销售柏丫的联系电话,老板送货上门,每斤5毛钱,非常方便。”龚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早晨7点,我们就来了,来时有人已经在熏了。”
龚先生一边关注自家熏制的腊肉,一边还帮旁边的老大娘看着火候。“她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子女都在外地上班,当小区的保安告诉她必须到指定地点熏腊肉时,她担心不方便,幸好有公交车直达,在我们的帮助下,她也熏好了。”
龚先生还对记者说,“这个熏制点什么都好,就是这附近没有厕所,熏腊肉一般都要半天,上厕所很不方便。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此设置一个临时卫生间。”
新闻链接
年关到猪肉俏
“考虑到熏腊肉不方便,又污染环境,我原本打算今年不制腊肉了,没想到现在有了集中熏制点,能减少污染还方便,所以我又买了几十斤肉,准备灌香肠、做腊肉。”市民陈珊告诉记者。
1月3日,记者在广安城南广宁市场和西溪市场看到,前来买肉的市民将猪肉摊位围得水泄不通,摊主忙得不可开交,时不时还有摩托车载着新鲜猪肉前来补货。
“现在,人还不算多,早上七八点的时候,买猪肉的顾客打堆堆。”在广宁市场,一位卖猪肉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平时一天连1头猪的肉都卖不完,从这几天开始,每天至少要卖五六头猪,一大早就有顾客赶来买肉。这些人大都是买来用于熏制腊肉和灌香肠的,因此他每天都会提前把肉切成条块状,把瘦肉打理出来,方便市民购买。
旁边一家从事香肠加工的老板说,这几天他们从天亮忙到天黑,每天灌的香肠也说不清楚有多少斤,前来灌香肠的顾客需要排队或者等空隙时间来取。
当天,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猪肉价格小幅上涨,由于现在是市民熏制香肠腊肉的高峰期,猪肉销售的火爆场面会维持到春节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婧杨雪莲今(25)日,由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规范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熏制的通告》正式实施,标志着今年广安主城区市民不能擅自熏制腌腊制品,须到...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