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雪莲
近日,由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的“公司+家庭农场”助农增收现场会,准时在广安区蒲莲乡大岩村十组生猪养殖户李春和的家里召开。这天,李春和与妻子蒋秀英起了个大早,夫妻俩想把家务活早些干完,也好及时参加现场会。
投放猪食、打扫圈舍、清理粪污,自从成为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的合作家庭农场主后,李春和夫妇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忙碌,尽管活多辛苦,他们却越干越有劲。
“我们按照统一的标准把圈舍修好,只需要出力喂猪就可以了。猪仔购买、饲料配方、养殖技术、防病防疫、肥猪销售都由公司负责,一点风险也没有。”李春和对记者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蒲莲乡人,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养殖生猪,在1997年,因遭遇严重的干旱,猪场缺水导致亏损,李春和一气之下外出打工,直到2008年才回到家乡。为了照顾家庭,他重操旧业养起了生猪,然而养殖生猪的收益一直很低。
不满于现状的李春和,经过四处考察,了解到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家庭农场”的生猪寄养模式。2016年8月,在公司的帮助下,他在原有猪场的基础上,建起“家庭农场”,并寄养了生猪483头。
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喂养,2016年12月,400多头生猪全部出栏,李春和从“家庭农场”中欢喜地掘到了“第一桶金”。
“李春和夫妇勤劳务实,他们寄养的生猪每头收益255元,经过结算,他们共获得代养费12.3万元。”现场会上,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将12万元代养费发放给了李春和夫妇,同时还将李春和的“家庭农场”评为了“优秀家庭农场”,并现场发放奖金3000元。
当领到这两笔奖金的时候,憨厚的李春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生猪寄养让他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下一步他将把“家庭农场”生猪产业做好做强,同时还将发展果蔬产业,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如今,李春和的“家庭农场”成了大岩村党员***示范项目。
1月16日,李春和又从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寄养了500头猪崽。“按照市场价每头收益255元计算,500头猪将赚12万余元,一年出栏两批,年收入将达到25万余元。”李春和说。
李春和的“家庭农场”只是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家庭农场”生猪寄养模式的一个代表。
据了解,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015年8月实现首批种猪成功引种,2016年2月开始产仔,目前已建成祖代猪场一个,选育场一个,形成了常年存栏种猪5000头,年出栏优质种猪四万头,商品猪六万头的经营规模。
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积极支持并助力***,大力推广“公司+家庭农场”发展模式。2016年5月,该公司正式组建广安德康协兴服务部,开始发展“家庭农场”,以公司为龙头,引进业主,利用扶贫专项产业周转金,与政府贫困村合股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收益按股分红。
截至目前,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已建、在建家庭农场20个,新建圈舍面积3万余平方米,可出栏商品猪3.5万头,而农场主每饲养一头猪的收益在200元至300元之间。
“‘公司+家庭农场’生猪寄养模式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带动生猪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广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壮大广安畜牧产业,计划在广安市追加投资,达到年出栏生猪200万头的经营规模;带动农户1000户,养殖产值50亿元的经营规模。并在达到出栏生猪150万头规模时,配套建设肉食品深加工企业,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利税约13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马月记者刘莉华)2月6日,市“双复办”召开例会,通报督查组在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指出,往期通报中,广安区广门路下行入口处人行天桥桥墩设置在盲道上,影响行人通行,存...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