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秦君 邓国先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农民春耕备耕的繁忙时节。“这两天天气好,我准备培育玉米和水稻种苗。”2月16日上午,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南桥村村民王华亮挽起袖子,拿起锄头翻耕土地、清除杂草。
农资储备充足
笔者在广安区大安镇一农资经营店里看到,一袋袋水稻、玉米种子等春耕农资堆成了“小山”。该镇福城村村民张飞正与村民在店里选购春耕良种,为春耕生产做准备。他说:“我今年要种20多亩地,今天过来购买一些种子、薄膜等物资,为春耕做好准备。”
“开春以后,来店里买种子、化肥的农户越来越多,一些种植大户在年前就预订好了农资。”农资店老板李才军说,在大安镇,像他这样的农资经营店共8家,各类农用物资储备充足,保障全镇春耕需求完全没问题。
广安区农业局局长熊虎成介绍,今年全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化肥、农药和农膜准备充足,能够保障全区大春生产需要。同时,通过严格落实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制,完善农资监管网络,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资市场秩序良好,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推广良种提质增效
在广安区悦来镇灯塔村,惠民农艺专业合作社经理李小东忙着招呼工人准备龙孔村的订单蔬菜种苗。他告诉笔者,目前合作社占地150亩,主要培育海椒、南瓜、茄子、西红柿等种苗,每年可
培育四季,育苗空档期则种植应季蔬菜,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余万元。尽管育苗面积大,但李小东并不为销售发愁。“全是根据订单培育种苗,附近种植户或业主需要多少就育多少。”李小东说。
熊虎成告诉笔者,今年春耕备耕,广安在调优农业结构中,稳定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适度调减红苕种植面积,扩大豆类、洋芋种植面积,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杂粮杂豆;在品质结构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虫良种,大力发展优质稻;积极推广鲜糯玉米、甜玉米,调整播期,错峰上市,提高种植效益;积极发展“红心苕”等口感好、商品性好的品种,努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做好优质粮油基地区域布局,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夏)2月24日,记者从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2016年,广安市保险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实现保费收入35.46亿元,同比增长8.98%;为全市280余万人次提供6000多亿元风险保障,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为促进地方经...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