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回家的路

来源:广安日报 2018-10-1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徐世彬 口述 本报记者 刘秦君 整理

我出生于1987年,家住在枣山园区广门乡望子村六组。作为一名“80后”,我对改革开放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我家的住房从土墙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电视机从黑白变成了彩色;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还是回家的路。

1994年至1999年,我在广门乡读小学,从学校到我家,必须经过一条陡峭的山路,这条路也是从广门场镇到村里的唯一一条路。

狭窄、陡峭、泥泞,是我对这条路的印象。每天放学,从学校出发,得步行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家。那时候,我最害怕下雨天,路上泥水横流,对于还在读小学的我来说,每走一步都得很小心,特别是从垭口往下走,坡特别陡,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

后来,我上初中,学校仍在场镇上,但回家的路不再是那条陡峭的山路,而是一条铺着碎石子的通村公路。从学校到家,最快只需要10分钟。这条路的建成,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以前的那条山路,也逐渐被这条通村路所取代。

再后来,这条通村路不断完善,路面硬化了,也扩宽了,能容纳两辆车并行,仍是村里到场镇的主要通道。

2010年,我在广安城区上班后,广高路成了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当时,我还没有买车,每天上班、下班必须乘坐客运班车。早出晚归,是我那段时间最真实的写照。

2013年,随着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的成立,我的回家之路又悄然发生了变化——7路公交车开进了广门乡。每天上班、下班,我乘坐公交车回家,特别方便。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从广安城区到广门乡的路也在不断优化。公交车行驶在黑化的路面上特别平稳。

2016年,我家的经济条件变好了,为了上下班更方便,我买了一辆小轿车。每天从公司出发,不到20分钟就能到家。回家,越来越方便了。

我知道,我的回家之路的变化,只是改革开放为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小片段。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新闻推荐

多形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

本报讯(陈勇军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10月10日上午,北辰街道办事处建设路社区志愿者熊小英牵着盲人杨丽群,来到城北大市场买菜。...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回家的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