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老皮匠的报纸情结

来源:广安日报 2019-03-06 02: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贺樊丽

3月2日,前锋区代市镇六桥村64岁的老皮匠张建林趁赶场天,带上自己的“家拾伙儿”在街上补了一天的鞋,晚上6点,回到家后不顾一天的疲惫,打开书桌上的台灯,带上老花镜,读起自己牵挂了一天的报纸。

“我现在每天都要看报纸,不看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张建林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位补鞋的顾客把看完的《广安日报》送给了他,看了之后,他发现报纸上有很多栏目是他感兴趣的,之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去邮局拿报纸看,这一看就是8年。“平时出门干活,也没时间看电视,我们岁数大了也不会玩手机,报纸是我了解时事、增长见识的很好途径。”张建林乐呵呵地说道。

报纸记录的是发生的热点和重要事件,反映社会、记录时代,是最直接的历史证明。

“在报纸里发现感兴趣的新闻和喜欢的文章时我会剪下来粘在自制的剪贴本上。”说话间张建林拉开了抽屉,拿出他悉心保存的剪贴本,告诉记者,“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啊。”同时,他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记下来,有机会就问问周围的学生。“这样既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嘛!”张建林边聊边向记者询问了“曌”字的读音及含义。

当被问及最喜欢的版面时,张建林说:“‘永远的小平’这个版面和《川东周末》我最喜欢。”

“我对2016年5月8号《川东周末》开始刊登的《巴蜀方音精华群众语言智库—广安方言与俗语摘要》印象最深刻,平时没事时就喜欢拿出来看看。”说话间,张建林还举了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方言的例子,如【茧巴】指皮肤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俗语:“耳朵都听起茧巴了”,指听得太多,厌烦了。

“里面的内容特别贴近生活,让读者重温‘祖宗言’,增加对地方民俗、社会和文化的了解。”张建林说。

如今,张建林不再去邮局看报纸了,而是让在镇上当教师的女儿给他订阅了报纸。看了8年的报纸,也收藏了8年的报纸,张健林的报纸已是全家财富的“半壁江山”。“我的房间一半都用来放报纸了,放不下就放在床底下。”张健林指着堆成小山的报纸说道。

谈及张建林日常的生活,他说,“除了当场日要去街上摆摊补鞋,其它时间就种种地、练练字、看看报,现在农村的路修得好,每天晚饭后都要和老伴儿出去转转,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足。”张建林开心地说道。

新闻推荐

广安市成立首个 网络交易“打假”女子中队

本报讯(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记者龙俊帆)3月3日,广安区工商质监局网络交易监管女子中队队员正在开展“网络打假”,她们通过网络...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皮匠的报纸情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