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汪红波
面对青少年日益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广安市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课程、阵地建设,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养青少年阳光、向上的良好心态,为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着力师资培养,引领专业成长。通过“专、兼、聘、转”相结合、师徒结对、岗位激励、校际交流等举措,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推动心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中见成效,全市各中小学配备落实1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构建“市—县—校”三级心理健康培训网络,制定《广安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专业资格标准》,根据专业水平开展“普及+提高”式的心理辅导专题培训,积极推行以A、B、C三级心理辅导员为“种子”的心理健康专业师资梯队建设,已考核认证500余名C级心理辅导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及水平不断提升。
着力阵地建设,构筑心灵家园。整合资源,设立市、县两级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建立心理咨询专家人才库,为各地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全市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建设“标准型”或“简易型”心理辅导室,个别学生人数较少的农村学校建立了区域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辅导室逐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必需品”。
着力活动深化,滋养学生心灵。开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创新开展“六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设计活动项目,深化活动内涵,力促活动成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德育工作之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班(团、队)会、班主任工作、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有机结合,举办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健康教育节”、心理健康巡回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赛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着力危机“三预”,织密关爱之网。全面推行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机制,逐步构建起学校“三预”工作网络。依托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及心理高危学生排查,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成长信息记录》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8万余份,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科学“预警”和级别划分,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动态,推动心理危机监测常态化、规范化。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实施学生心理问题跟踪指导管理机制,做到“一人一案”、精准施策。
新闻推荐
2019年广安“12·4”国家宪法日 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周文平)12月4日,2019年广安“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在思源广场启动。此次“宪法宣传周”以...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