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朱质国 张伦强 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老乡,我们是镇纪委的,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财政补贴资金得没得到?”“得到了,每月按时发放,很准时。”“有了‘一卡通’,非常方便!”前不久,在肖溪镇凉滩村6组,镇纪委书记张丽在核查“一卡通”使用情况时,听到村民这样回答。
去年,由广安区财政局牵头,与区纪委监委、审计局、人社局等部门携手,在全区开展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取得明显实效。今年以来,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区财政局、纪委监委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巩固深化“一卡通”专项治理成果,探索资金发放、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实现了农户“人、钱、卡”三个清楚,让财政补贴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探索社保卡归集发放资金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社保卡作为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的唯一载体。通过“拉网式”排查,精准锁定办卡对象,采取集中办卡、网络办卡、上门办卡等方式,快速高效办卡。截至11月底,已明确的享受补贴对象11.9万人,其中11.37万人已办卡,享受补贴对象社保卡覆盖率达95.5%,初步解决了“一户多卡、一人多卡”的问题。
探索配套制度。与人社等部门贯彻落实上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实施方案》,制发文件明确社保卡发放范围、实施步骤、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同时,仔细研究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省级监管平台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制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业务流程》,相关部门按照补贴项目分块对补贴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区纪委监委、财政局和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5次,强力督促乡镇(街道)严格落实。
探索建立全程监管平台。利用“互联网”数据比对等信息技术手段,衔接纪检、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互通,构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截至11月底,各乡镇(街道)、区级补贴业务主管部门和信息共享部门接入金保网达100%,初步实现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全过程全天候监管,并开通微信、网站等渠道,让群众公开查询,做到了账目清楚、信息公开。
新闻推荐
近年来,广安区立足特色、精准定位,推动龙安柚、生态木业加工、南浔产业集群、跑道养鱼等特色产业不断崛起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正在加快建设的“跑道养鱼”项目。□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本报记者刘莉华文/图11月28日,在广安区官盛新区广安生态木业产业...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