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斌 陈中毅 杨锋 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
一手抗击疫情、一手备战春耕,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2020年的春耕与众不同,虽然形势比以往严峻,但广安区采取过硬举措,推出针对性服务,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
出台“十条措施”
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作为一个农作物面积达70万亩的农业大县,广安区在疫情防控期间,提早谋划,精准施策。2月13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广安区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要求立即组织动员春耕生产、抓好作物田间管理、畅通农资运输渠道、组织农资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推进畜禽产业发展、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抓好脱贫攻坚、落实责任搞好帮扶,全面行动抓防控、抓春耕、促发展。2月17日,为认真贯彻省上相关会议精神,该区又召开视频会部署春耕生产工作。
“‘十条措施’非常有针对性。为了服务农户,我们采取经销商送货上门、村组干部配送到户等灵活方式,确保在2月底前将农资全部送到农户手中,为春耕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广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钧介绍。
“十条措施”落实得如何?2月17日,记者跟随罗钧了解农资准备情况。在新南门市场,近10家农资门市在落实防疫举措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罗钧说,在全区,像这样的农资经营户共计156家。截至2月23日,156家农资经营户全部开门营业。
大春田间管理是眼下落实“十条措施”的另一重要任务。2月18日,在广安区兴平镇龙孔村,100多亩花菜地里,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和基地业主为前来劳作的农民分发口罩。
“防疫、春耕两不误。”罗钧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粮油和蔬菜生产基地的业主在用工同时,发放防疫物资,动员农民分散作业。此外,组织开展高效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从而减少用工量,避免人员聚集。”
据悉,按当前工作进度,全区水稻旱育秧、玉米育苗将在3月上旬全部育完,水稻水育秧、红苕及其他育苗将在3月中旬全部育完。同步抓好畜禽生产,抓住春季补栏时机,保障种猪和仔猪有序调运,做好畜禽补栏增养工作,力争达到户平均补栏生猪0.5头、家禽5只以上,一季度补栏生猪10.5万头,家禽175万只。
提供贴心服务
掀起大春生产热潮
当前正是大春生产的关键时节,基层最需要的是农业农村部门的贴心服务。罗钧介绍,为应战疫情,掀起大春生产热潮,广安区农业农村部门在服务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农资服务、农业企业服务、技术服务和社会化服务。
开通农用机械、农用物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由区农业农村局对运输畜禽、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和饲料、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农用机械作业的车辆、驾驶员,采取定人、定车、定路线的方式进行备案审查后,发放《广安市广安区农用机械、农用物资(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证》,各卡点检查审核后,一律予以放行。组织农资进村、农资企业直销到户、经销商送货上门,各村负责需求统计、配送衔接等。
指导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所在乡镇备案后允许复工。同时,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人员、物资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对有资金需求的农业业主,衔接农业部门给予信贷支持,真心服务企业和农业业主。此外,专门录制春耕生产技术指导音频开展宣传,通过微信等多种渠道,把技术送到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手中。
整合1000万元资金,用于水稻机耕、机收、机防和蔬菜、果树育苗、管护等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化作业和统防统治,减少劳力投入,服务小农户和规模化经营户,提高生产效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前锋记者站张晓琴记者贺樊丽)“你好,我在网上看到你们公司在招聘仓库保管员,我有工作经验,有意愿来上班。”2月23日,求...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