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安 今日华蓥 今日邻水 今日武胜 今日岳池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今日武胜 > 正文

文化之花绽放美丽乡村 武胜县猛山乡皂桷村文化扶贫小记

来源:广安日报 2020-10-18 00:49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在文化广场上跳舞。(资料图片)

□武胜记者站 张施施 本报记者 尹姮

“今天下午到活动室唱歌,有哪些兄弟姐妹要一路的?”“加我一个。”“我也想来凑个热闹。”“你们先去,等我忙完了过来。”……10月11日上午,一条语音信息在武胜县猛山乡皂桷村(现经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皂桷村与该乡白楼村合并为白楼村。文中皂桷村指村级建制调整前的皂桷村,其2019年以皂桷村之名被评为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村民的微信群里传开,紧接着迎来了乡邻们一连串的热闹回应。

下午3点多,村民陆续来到该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此时的文化室里,传来阵阵歌声,大家三两围坐,嗑瓜子、聊天,场面十分和谐。54岁的杨文珍和几位村民正开心地唱歌,一曲过后赢得阵阵掌声。自从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后,杨文珍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以前我们没什么娱乐项目,只有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打打牌。你看现在多安逸,村活动中心啥都有,还能唱KTV。”

杨文珍口中的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于2017年建成,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集文化广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于一体,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器材配备,在村上可算作“一流”。在这里,图书资料、阅览设备、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免费对村民开放,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

文体活动充实群众生活

晚秋时节,夜幕降临,乡间的草丛里,昆虫们开始喧嚷起来,开起了属于它们的“音乐会”。晚上7点,在该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的广场上,动感的歌曲已经播放,爱好广场舞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此,开始了富有乡村韵味的夜生活。

“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跟随动感的节拍,大家站好队伍,尽情舒展肢体,用欢快的舞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领舞的大姐叫陈容梅,是该村2组村民,今年40岁。三年前,村干部在组建村广场舞队时,她最先报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成为村广场舞队的主力。平常只要不下雨,陈容梅晚上都与邻里一起跳舞。为了方便联络,他们还建了微信群,定期学习新动作。

长时间坚持学习广场舞,陈容梅掌握了多种舞蹈动作,还经常代表村里外出参赛。当然,广场舞这种娱乐兼运动的方式在给陈容梅带来“荣誉”的同时,还让她越来越健康,“以前三天两头感冒,自从跳了广场舞,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

“以前农村生活单调,大家早出晚归忙着干农活。”陈容梅说,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逐渐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获得感。曾经在城市流行的广场舞也走进村民的视野,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人人均可参与的广场舞,让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的热闹动人。小小广场舞,不仅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传递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参与中跳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跳出新农村的时尚节拍。

农家书屋成为“充电课堂”

10月11日上午,记者前往2组村民吴孟周的家。见到吴孟周时,他正在离家不远处的猪舍内忙活。“来来来,多吃点,吃了长好点咯。”吴孟周把刚切好的红苕藤放入食槽内,猪儿们争相抢食,吃得正欢。

吴孟周和老伴儿搞养殖已20年,目前圈舍在栏的有3只种猪,一个月靠养殖收入千余元。吴孟周告诉记者,别看他养猪时间长,但光凭自身的经验是不够的,得有专业的养殖知识。

“以前要是家里的猪遇到病害我就很担心,只能找专业技术人员或兽医指导,但有时他们忙不过来或有事,我们只能干着急。”吴孟周说,现在,他除了请教专业人员,还通过书本和技术培训了解了不少养猪知识,养殖里常见的小毛病都能自己解决了。

吴孟周养殖技术的长进,得益于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的投入使用。农家书屋内藏书众多,书架、桌椅配备齐全,由村干部担任管理员。图书采取免费借阅和登记制度,为村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农闲时节,吴孟周喜欢到农家书屋借阅书籍,有时还会坐上几个小时,是名副其实的书迷。“以前我们农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更难,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随时借到自己想看的书。”吴孟周乐呵呵地说。

如今,村里许多像吴孟周一样从事种植养殖业的村民,碰到一些小毛病都习惯在书里寻找答案。书屋成了村民们互相交流和“充电”的“课堂”,全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高涨。

不仅如此,村“两委”还积极利用农家书屋开办政策解读、农业技术大讲堂,把培养知识型农民作为强村富民的措施来抓,帮助大家了解关心时事、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让文化力量成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加速器”。

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

当天,在该村临时党支部副书记胡志钟的带领下,记者行走在该村,各村组道路干净整洁,村庄在绿树掩映下时隐时现,一幅乡村美景跃然眼前。

走近村民唐道兰的家,一栋三层小楼房十分别致,门前院坝整洁干净,紧挨着的是一片葱茏的桑树林。唐道兰正在一楼客厅打扫卫生,见到书记带着客人来访,她热情地招呼众人进屋坐。

“这不,我们家每周都要搞个大扫除,不然总感觉哪里又不干净了。”唐道兰笑着说,她是村里最早一批评上“清洁户”的村民之一。虽然一开始是为了得小礼品才开始做的,但慢慢地,她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既然当上了‘清洁户’,我们就应该继续保持。”

唐道兰介绍道,早年村里的卫生状况比较差,村民总是把杂物、垃圾堆放在门前或是随地乱扔。自全村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后,不仅是她,其他村民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村上的垃圾变少了,臭水沟不见了,路也干净了。“现在,你走到我们村各家各户看,基本上每家房前屋后都规规整整,鸡鸭粪便这些都及时清理了。”

这些改变源自皂桷村在2016年掀起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热潮。村“两委”通过建平台、做活动,围绕邻里和睦、环境卫生、孝老爱亲等方面内容在全村持续开展评比,并为获奖村民发放特制的荣誉牌与纪念品,引得群众争相创优。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逐步带动老百姓,尤其是贫困户的生活习惯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扶贫先扶智,只有从思想上先脱贫,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如今该村,呈现出整洁亮丽的新面貌、新气象,不但村庄美,村民的心也亮堂了。村民杨素君说:“我在村里住了40多年,这几年村容村貌变化很大,到处都是花花草草。村民素质高了,邻里和谐,住在这里幸福感也强了。”

新闻推荐

武胜法院:审结一起串通投标案

本报讯近日,武胜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串通投标案件,以串通投标罪判处被告人刘某甲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半,并处罚金2万元...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之花绽放美丽乡村 武胜县猛山乡皂桷村文化扶贫小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