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肖庆正在组织学生集合,清点人数。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多的需要爱与包容。
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每天与一群特殊的孩子打交道;他们身为人师,但他们的工作却鲜为人知;他们用超乎寻常的爱,为残疾孩子开启心灵的窗户。南充市高坪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老师肖庆,作为其中一员,12年来,他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的一线,每天面对听力、智力残疾的孩子,他用爱守护着这群“特殊天使。”
10以内加减法 5年时间才教会
——“教智力残疾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宽容与博爱之心。”
2002年,肖庆来到高坪区特殊学校工作。最初的七年,他从事的是培智教育,即教授智力残疾的学生。肖庆教学的科目是“生活数学”,通过教学,教授学生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生活技能。
肖庆告诉记者,教智力残疾的学生会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接收知识的能力比一般学生差,“我曾经用了5年时间教同一个班10以内的加减法。好不容易教会了,只要一放假,一切又从头开始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肖庆对特殊教育的辛苦深有体会,他说,“最初几年很难坚持,教智力残疾的孩子,给老师带来的挫败感非常强烈,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这群孩子才更需要老师的宽容与博爱之心。”
爱难以割舍 他一坚持就是12年
——“尽管他们学习很慢,不懂得遵守纪律,但我与这群小天使之间的爱,无法割舍。”
尽管特教工作难度很大,肖庆依然在一线坚守了12年。问起原因,肖庆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讲了一段故事。
一次,因家里有事,肖庆临时请了两天假。回学校后,刚走进校门,一群孩子冲过来,死死抱住他,嚎啕大哭,“肖老师,你到哪里去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边说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往他身上擦。肖庆见此情形,也紧紧抱住孩子们,告诉他们,“不要害怕,老师怎么会不要你们呢,老师在这里,老师不走……”
肖庆说,“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尽管他们学习很慢,尽管他们不懂得遵守纪律,但我与这群小天使之间的爱,无法割舍。”
最怕孩子走丢 是老师也是保姆
——“如果全校老师都接到我的电话,那说明有孩子走丢了,需要大家一起去找。”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的同时,肖庆还是该校的保卫科科长,常常需要值班查看孩子们的就寝情况,被子有没有盖好,有没有生病不舒服的。肖庆自嘲道,“学校老师最怕接到我的电话。如果只是班主任接到我电话,那说明有孩子生病了,需要他来照顾。如果全校老师都接到我的电话,那说明有孩子走丢了,需要大家一起去找。”
一次,一个听力残疾学生凌晨起来上厕所,刚好学校附近的汽车站有车出发,于是这个学生悄悄溜出去,跟着上了车。肖庆查房,发现学生不见了,赶紧通知全校老师大街小巷寻找,几经辗转,找到酉溪镇,最后才在岳池县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
肖庆说:“残疾孩子比较特殊,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对危险的警惕意识不足,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的言行,所以他们容易走丢。一发现这种情况,全校老师都会立即出去寻找,确保他们的安全。”
有爱支撑家人支持与理解其工作
在学校,肖庆是学生们爱戴的老师。在家,肖庆是一个受女儿爱戴的父亲。他有一个3岁的女儿,夫妻二人亲自抚养。由于妻子上班很忙,二人不得不在女儿两岁半的时候就将她送到幼儿园。有时肖庆值夜班,女儿会因为思念爸爸而哭泣,妻子则耐心哄孩子,实在不行,就带孩子来学校看爸爸。肖庆说:“女儿在学校哭闹,只要她妈妈说‘再哭就打你爸爸\’,她马上就不哭了。我能在这里安心工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华西城市读本见习记者 杨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独特的竹篓窖泥窖池。吴氏传人吴粲向记者介绍窖泥。吴氏家族酿酒使用几百年的古井。重庆硖石制成的发酵池。石磙子上考究的齿槽。吴氏家族使用了几百年的两巨石磙子。竹篓窖泥法酿制出的成品酒。...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