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佐斌
4月2日,岳池县白庙镇首届樱花节落幕,但仍有不少游客前往观光。
据白庙镇镇长龙军华透露,白庙首届樱花节自3月23日开幕以来,每天接待游客过万人次,在全县引起轰动,岳池县要求各乡镇、园区,认真学习白庙经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白庙镇这一惊喜?在赚足人气的背后,当地村集体、村民是否得到实惠?下一步,白庙镇还有什么新的打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引导为主,打破传统办节模式
位于白庙镇菊花村的樱花园,占地670亩。“樱花节期间,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绝不为过,想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樱花园业主汪春华说,当初她来到菊花村租地时,这里还是成片的荒山坡,短短几年时间,这儿就像旅游名胜地一样,“要不是党委政府提出举办樱花节的建议,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据汪春华介绍,600多亩的樱花园,实际上全是苗圃。自2011年开始植苗以来,绝大多数树苗现已成形,并进入花期。3月初,镇领导找到她,建议由她牵头承办樱花节,打破以往由政府出资办节的传统模式。
听到这个建议,汪春华犹豫不决,一是她无这方面经验,二是办节涉及的人、财、物等要素,远超过她自身能力。考虑到在白庙发展苗圃这些年,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抗旱救灾还是与群众的纠纷调解,都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汪春华勉为其难答应了。
但很快,镇上的承诺便让汪春华吃了定心丸。办节是企业加强广告宣传的好机会,镇领导承诺和汪春华一道,找企业、拉赞助,以解决办节所需的相关费用,并很快争取到了中国移动岳池分公司、岳池特曲等20余家企业共数万元的支持。同时,政府还引导村干部,以村集体参与樱花园部分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形式,减少业主投入。
直到樱花节落幕,汪春华才发现,这次樱花节的投入并不大,费用主要花在举行开幕式和建观景亭、简易公厕以及完善步行道这几个方面,所争取的赞助费基本能够保证。加之与村集体联合参与的一些有偿服务,自己反而还赚了。
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在村道的危险地段设置了波形防护栏、防撞墩和警示标志,并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将连接樱花园的4条村道规划为两进两出,实行单行交通管制,沿途安排50余名交管及安保人员维持秩序,保证了节日期间无1例安全事故发生。
多方参与,利用节日忙赚钱
正式敲定办节后,村干部便与汪春华在园内忙着布置了10个摊位,每个摊位以每天20元的租金租给当地村民;与业主联合购置了20余套民族服装和配套伞具,每次以20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拍照;购置了风筝等商品,现场卖给游客。凡是村集体与业主联合经营的业务,所获收益均由双方平分。
在樱花园外围,村集体还脱离业主搞起了经营。他们瞅准春季常有游客自带生冷食物在野外烧烤这一机遇,集中修建了一个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大型烧烤棚,制作了4个烧烤架和9张水泥桌,将烧烤架出租给游客。此举不仅规范了野外烧烤,还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同时,采取与村民联办的形式,利用一民居开办茶园,收益由村集体与农户平分。
与企业联办则是此次樱花节上,村集体增收的另一形式。这期间,村集体特地从城里引来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在樱花园办起坝坝席,方便团体游客就餐。主动与县邮政局合作,由县邮政局负责组织人员、设备、材料,村集体提供场地,将游客在樱花园内拍摄的照片现场制作成明信片,每张收费10元,村集体提成1元。
“此次樱花节,一举摘掉了菊花村的‘空壳帽\’。”菊花村党支部书记唐真学告诉记者,为期10天的樱花节,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3万元。而在此前,村集体收入一直为零。
节日下来,最高兴的要数卖小吃的一些村民。5组村民莫积蓉和丈夫在樱花园内经
营小吃,每天的毛收入均保持在2000元以上。“在以往,这样的日子我们想都不敢想。”回想起樱花节时红火的生意,莫积蓉笑得合不拢嘴。
以节促农,打造万亩花果山
首届樱花节的举办,不仅为菊花村带来了人气,还为汪春华带来了商机。“最近我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客人购买樱花树的电话。”汪春华介绍说,按现有成形的树苗量,樱花园的产值可达到200万元以上。
樱花节的火爆,让与樱花园相邻的蜜柚基地业主王仕君坐不住了。樱花节期间,王仕君主动找到镇领导,拍着胸脯承诺:“今年11月下旬蜜柚熟了,我要办个蜜柚采摘节,所有费用我全部负责,不要政府一分钱!”
龙军华向记者介绍,蜜柚基地一共有1200亩,去年已开始挂果,镇党委政府已经同意王仕君每年11月举办蜜柚采摘节的请求。同时,与蜜柚基地隔山相望的1400亩猕猴桃也将在两年后挂果,业主也已经表态,将来要承办猕猴桃采摘节。
“今年的樱花节,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今后还要逐步完善。”龙军华说,镇党委政府已敲定,将在樱花园两条入口公路旁,引导农民种植油菜和桃树、李树,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通过农旅结合,打造万亩花果山,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新闻推荐
href="https://www.yybnet.net/guangan/yuechi/201505/5154169.html">大龙山上的便民石凳
□本报记者徐瑜近日,恰逢岳池县粽粑乡合兴场镇的逢场天,该乡姚石桥村村民黄先宽一大早赶到合兴买好一大背篓的农需物资后,已快11点。由于逢场天人太多,黄先宽没有赶上回村的客车,只得背着近20斤的物资...
href="https://www.yybnet.net/guangan/yuechi/"target="_blank">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