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窖深深。
工人为甘蔗去叶除杂。
□张明国特约通讯员 胡佐斌 文/图
一座位于偏远乡村的小酒厂,不仅门墙上挂着“甘蔗酒竹篓窖泥法原产地”的牌子,坚守的大门上也挂着一个赫然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重要传统工艺保密基地”。看到这些字眼,人们不禁想问:是故弄玄虚,还是名副其实?
这座小酒厂位于岳池县嘉陵乡福兴寺村。4月13日,带着疑问,笔者前往小酒厂,以探虚实。
建厂传承甘蔗酒酿制技艺
刚进入大门,一股甘蔗独有的甜香便扑鼻而入。酒厂管理人员吴德科介绍,这些甘蔗是刚从云南购回的白甘蔗。在云南,白甘蔗主要用来熬制白糖,若用来酿制甘蔗酒,也非常适合。
据悉,中国历史上,甘蔗酿酒的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往往只用甘蔗制糖的附产物来酿造甘蔗酒,导致甘蔗酒质量不高,逐渐被其他粮食酒所淘汰,并使甘蔗酒酿制工艺濒临消失的危险。
为使甘蔗酒酿制工艺得以传承,拥有酿制甘蔗酒技艺的吴家人建起了甘蔗酒厂。酒厂的负责人是吴粲。
笔者在现场看到,酒厂建有完善的发酵、蒸馏、窖存等设施、设备,一对高1米有余的圆柱形巨石特别引人注目,初一看,笔者还以为是旧时村民用来碾碎谷物的石碾。
该村退休教师罗义清介绍,这叫石磙子,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了,其主要作用是破碎甘蔗。罗义清还说,就在现在的酒厂大门前方约300米的一块空地,村民称为老糖房。听以前的老人说,吴家祖上就在那里用甘蔗制糖,同时酿酒。巧合的是,北宋王灼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里面也记载了邹和尚在当地 (有人说是南充又说是遂宁)教人用甘蔗制作冰糖。当地口传与史料记载不谋而合,这恰证明了该村应为中国竹篓窖泥法甘蔗酒的原产地。建厂挖掘传统技艺有其积极意义。
独特工艺号称全球唯一
何谓竹篓窖泥法?吴家人告诉笔者,这一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固态窖泥发酵和竹篓发酵。
固态窖泥发酵,就是把甘蔗碎烂,但不榨成汁,然后加入发酵剂,放入窖池里面发酵,而窖池四壁是经过精心培养的窖泥,“用独特方法培养窖泥,使窖泥富含很多微生物,然后把酿酒原料密封入装有窖泥的窖池中进行发酵后,再取出蒸酒。”
竹篓发酵,即指在窖池四壁有窖泥外,还有由当地所产的慈竹编成的竹篓。竹篓经过处理后,不仅能起到稳固窖泥的作用,还有增香效果。吴粲说,“采用竹篓固态窖泥法酿制甘蔗酒,这一工艺目前应是全国唯一、全球唯一。”
独特的方法让甘蔗酒有其自己的特点。一位买家品尝该酒后评价道:“不错,特别是回味中略有一种甘蔗的甜味和清香。”
文化搭台打造旅游地
“我们不仅是做酒,更是在做文化,做历史,做旅游。”吴粲说,他的目标是,将家乡打造为中国甘蔗酒旅游胜地。
为了解决酿酒的原材料,目前,吴粲的胞弟吴敏已在吴家坝租地120亩,并抓紧时间组织村民下种,全部种上甘蔗。吴敏告诉笔者,等本月下旬油菜收割后,他还将租地200亩,今年内便可实现甘蔗种植面积300亩以上。而这一片甘蔗林,对吴粲来说,也是较好的旅游资源,游客可在甘蔗林里游玩,吃甘蔗,喝甘蔗汁,品甘蔗酒,甚至在甘蔗林里摆出迷魂阵,供游客探奇。
“这不只是我们的想法,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吴粲告诉笔者,最近一段时间,已有来自北京、郑州、广东等地知名企业、客商纷纷与其洽谈,希望合作开发甘蔗酒及打造中国甘蔗酒旅游胜地等相关事宜。
新闻推荐
黄丽展示藕田里的收获。□全超特约通讯员黄汉军文/图4月19日,在岳池县廖坝村,女大学生黄丽放弃周末休息,与十多位乡亲一道,忙着下田种藕。黄丽今年29岁,200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梦想着自主创业,先后办过幼...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