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恒翠向本报记者讲述婆婆刘代英孝敬老人的故事。
西昌市太和镇63岁的刘代英是邻里公认的“好女儿”,她身患风湿,却悉心照料患病养父18年。
她的孝行感染着家里的后辈,儿子、媳妇帮忙照顾外公,就连7岁大的孙子也知道把压岁钱留给奶奶看病。媳妇说,她当初也是听媒人说婆婆孝顺老人后,才决定嫁入这个家的。
文/本报记者 杨晓虹
图/本报记者 冷文浩
5月8日,清晨的海河天街气温稍微有些偏凉,行人很少,时不时有着那么一两个来此晨练的市民。我们这浩浩荡荡的“逛春天”大部队,显然为海河天街这清冷的早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两旁的行道树随着风起起伏伏,平平仄仄地奏着一曲清凉。树下,一个落在队伍最末的身影,正慢慢往前迈着脚步。
我一眼便认出,她是我今天的采访对象——被大家称为“孝顺养父好女儿”的刘代英的儿媳魏恒翠。由于婆婆刘代英腿脚不便,便由儿媳魏恒翠前来代领奖。
一件深蓝色的布衫,一双边角稍微磨破的布鞋,一身装扮的朴实。眼看着自己与队伍拉开的距离越来越远,魏恒翠开始加快自己的步伐,边走,还边招呼跟在身后的我:“小同志,走快一点吧,不然等下要掉队了。”
我应了一声以后,便快步走到她身边,扶着她一起并肩而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魏恒翠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婆婆孝顺养父的故事。
将养父接回家
一养便是十八年
魏恒翠说:“我婆婆刘代英今年63岁了,是四川省南充市岳池县人。在她3岁那年被姑姑一家收养,23岁时嫁到西昌太和镇太和村2组。当姑母去世以后,她将孤苦伶仃的养父从老家接来西昌,任劳任怨地照顾患病养父18年,堪比亲生女儿。”
原来,在刘代英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无力照顾年幼的她,于是把刘代英过给姑姑收养。刘代英和姑姑、姑父生活在一起,虽不是亲生孩子,但姑姑一家却对她爱护有加,此后也再没生育孩子。
“婆婆说,她刚嫁到西昌的时候,她的养父母还很不放心,害怕她被人欺负,但后来发现我公公对她很好也就放心了。婆婆曾一直念叨‘看着养父母慢慢老去,却没能陪在他们身边,我很过意不去\’,所以在外婆过世以后,婆婆便把70多岁的外公从老家南充接到西昌,直到2013年外公患病去世,整整照顾了18年。”魏恒翠说。
婆婆最大遗憾
未带养父回老家
年迈的养父一直体弱多病,对于本身家境贫困的刘代英一家而言,照顾养父是个很大的负担,他们不仅要花钱买药,还要照顾养父的衣食起居。
魏恒翠回忆:“最困难的是外公在的最后那3年,外公他一直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天24小时都在床上度过,要给他端屎端尿、洗衣服。而且那个时候,婆婆的风湿病开始发作,不仅不能走路,久坐也会感觉疼痛,只能躺在床上。所以照顾外公的担子就落在了公公和我们身上。”
当我询问魏恒翠:“一家人照顾外公那么多年,是否有过抱怨?”魏恒翠笑了笑说:“哪儿会有什么抱怨,不过小摩擦倒是会有。俗话说,人越老越像小孩,有时候外公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闹闹脾气。原因就是外公想回老家南充那边去看看,可是婆婆行动不便,我和老公都要上班,还有3个小孩也要照顾,所以没时间带外公回老家。”
“有次外公闹脾气嚷着要回老家时,公公发了一下牢骚:‘大家那么忙,谁有时间啊?\’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被婆婆听见了,婆婆便数落了我公公好久。婆婆说:‘他养我小,我养他老,他们辛苦把我拉扯大,无论是不是亲身父母,我都应该给他们养老送终,改天我们找个时间回老家!\’”魏恒翠说,可惜外公并没有撑到这一天,这也成了婆婆如今最大的遗憾。
孝在传递
日子清苦却幸福
都说孩子的成长有一大半是父母给的,受刘代英的影响,家里的小辈们都十分孝顺。
魏恒翠说:“婆婆虽因病不能下床走动,但我们夫妇俩人为了能让她每天出门透透气,即便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还是省钱给婆婆买了一驾轮椅,每天推着她出门看看。我的3个娃娃,他们虽然还小,但他们对爷爷奶奶也是十分孝顺,会帮奶奶梳梳头、掏掏耳朵、哄她开心。尤其是我那两个7岁多的双胞胎儿子,我从来没想过这么小的孩子会做出这么让人惊讶的举动。”
这事发生在今年过年的时候。魏恒翠带着一对儿子去会理走亲戚,儿子的干爹给了他们300块压岁钱,魏恒翠叮嘱儿子:“把钱保管好,开学的时候,这些钱就拿来给你们作学费。”
可是没想到,刚到家门口,这两兄弟撒开丫子地往奶奶刘代英的房间里跑,没过一会儿又像一阵风似的从奶奶房里跑出来,只听到奶奶在房间里一个劲儿地喊:“你们给我回来!奶奶不要你们的,奶奶有钱!”
原来,这对双胞胎将自己所得的压岁钱,一人给了奶奶一百块钱。他们跟刘代英说:“奶奶,你病还没好,你拿去买药。”可是奶奶却怎么也不肯要,非要让孙子拿回去。这两小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钱扔在奶奶床上便跑了。
当魏恒翠说道这里时,脸上洋溢着幸福与骄傲。她说:“孝,是一代传给一代的。虽然我们家现在日子清苦,可是看着孩子们渐渐学会孝顺,我很幸福。你知道吗,当初我就是因为听媒人说我婆婆孝顺外公的事以后,我才嫁入这个家的。如今,婆婆给我们,给孩子们,立了一个好榜样!”
新闻推荐
12月上旬,岳池县花板乡梓桐庙村“第一书记”黄大全为该村30余名党员上党课,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村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刘善勇摄影报道)...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