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阳 岳池记者站 肖勇 罗武林 张秋林
今年以来,岳池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地处川渝合作示范区腹心地带,是川东北经济区重要节点的地域优势,抢抓国家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机遇,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雨无阻、昼夜兼程”的精神,实施全域规划战略,奏响了跨越发展进行曲。
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在十一届县委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确立了“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工作基调,奋力攻坚,突出多点支撑、引资引智、产业升级、两城同创、全面改革、富民惠民六大核心任务,为实现‘两个率先\’(即:在全市各区市县中GDP率先突破20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率先突破10亿元)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目标。
今年第一季度,该县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仍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3亿元、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增长20.2%;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3.8%。
园区奏响新乐章
“今年,我县将突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帮助仁安药业、一新药业等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新青阳药业、南松医药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创新药物研发平台、中药材种植、医药物流等配套产业,力争全年医药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十一届县委十五次全会上,县委书记郑鹏程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
5月18日,记者在位于岳池经开区的广安一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施工现场焊花闪烁,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管道安装及建筑外墙装饰等工作,几个月前还是一片平地,如今厂房正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了解,该项目自开工以来,迅速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土建与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项目一期预计在6月中旬进行试生产。
据了解,该县目前共入驻医药及相关企业32家,建成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家,产品包括输液、中药饮片、抗生素、原料药、化学药、颗粒制剂、医疗器材、医用包材等8大类28个品种56个产品规格,企业入驻数量在全省县级机构名列第三。不仅如此,该县还将横向拓展产品种类,积极引进保健食品、药用洗护用品等互补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打造大健康产业。
“岳池位于成都两小时经济圈和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川渝合作示范区的重要组团,能有效承接成都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辐射。”刚落户岳池的重庆青阳药公司负责人何建国一语道破选择岳池投资的原因。
引进众多有实力的项目,并不是偶然。与川内其他地市州横向比较,岳池医药产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近年来,该县利用医药产业合作园区已成功纳入《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岳池与省市药监局签订全省第一个《推进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合作三方框架协议》、与省工商联签订《支持岳池医药产业园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签订《委托招商协议》等优势,设立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并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全力助推医药产业发展。即将建成四川省首个拥有规划区域环评、专业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厂及医药研发、药物检测、中试平台于一体的专业医药园区,这些将成为该县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砝码。
“2018——2030年是我县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达到鼎盛时期后,将形成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制造三足鼎立局面,成功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园。”该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学谦说。
“三农”抢占新高地
近年来,岳池县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建设理念,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同步发展优质干果、中药材、优质水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农民新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战略基地保障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深化提升县)、全省森林食品基地,连续五年获得省政府粮食“丰收杯”奖。
“我们柠檬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200亩,将逐步发展到5万亩。”这几天,岳池县石垭镇周锣铺村的柠檬基地非常忙碌,业主超奇果业负责人王勇正在指导工人进行田间管理。
“除了优质柠檬基地外,百果园、柠檬母本园、万米葡萄观光长廊、水库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也在同步推进。”王勇透露,项目建成后,预计2015年底基地将初步形成接待能力,前来观光的游客将一年四季有美景欣赏,有新鲜水果采摘。这是岳池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沟、池、路、凼、渠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型,精心打造了以朝阳——九龙——石垭公路沿线粮经复合基地为核心的“千万工程”示范园,以九龙、朝阳、乔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以石垭玉屏湖景区、乔家乡约园为引领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全县形成了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四大”主导产业与优质干果、中药材、优质水产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不止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岳池的新村建设也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幼儿园、副食店、农村医务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5月20日,记者走进岳池县石垭镇玉屏湖新村,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依山傍水,干净整洁的沥青混凝土路通村连户,一个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呈现在眼前。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我县把新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农民增收、农村改革相结合,统筹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今年计划新(改扩)建农民新村111个,打造新农村综合体1个。围绕新村配套发展乡村旅游、紫山药、血橙等朝阳产业,构建产村相融新面貌,积极开展‘洁净水\’行动,新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循环利用,真正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岳池县委副书记李国生介绍道。
城市彰显新魅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岳池县自古就有厚重的文化气息。
从2002年开始,岳池县深度挖掘岳池农家文化内涵,成功打响了“农家乐之源”这张名片,更成功跻身“中国曲艺之乡”。新建的东湖公园、麻柳河景观带、余家河特色景观带、洗马河滨河景观带等工程处处彰显着这座县城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成为岳池城市发展的标签,更成为当地县域振兴的核心利器,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全面提升。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岳池避免了‘千城一面\’误区,构建出自身城市特色,展示了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莉如是说道。
依托城市文化,该县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今年以来,围绕“先策划城市风貌,再规划城市建筑”思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高起点、大手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步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小城镇为侧重,农民新村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实施全域性战略规划,聘请一流的专家团队,科学定位县域发展的形态和走势,统筹编制城建、工业、商贸、文旅、农业等规划,做到了多规合一,形成一、二、三产业科学布局、县乡村统筹协调“一盘棋”的城乡规划体系。
据了解,该县围绕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实施“东扩西靓、北绿南工”发展战略,以城市东扩为核心,形成了麻柳河商业带、中央商务区、输变电总部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的“一带三区”城东发展格局,推动县城发展;成功打造九龙广场商圈、银城财富中心商圈、环东湖商圈;目前正着力打造火车站商圈,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现代商贸物流园,繁荣大商贸。突出地域优势打造特色集镇10个,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快速发展;依托项目和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农村。截至目前,全县城镇面积51.3平方公里。
岳池在2004年被成功命名为“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和成功创建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后,今年,该县又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城市品位大幅提升。4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又吹响“两城同创”号角,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文明、美丽、幸福新家园。
可以预见,“两城同创”的开展,必将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必将为加快岳池经济社会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佐斌6月10日,炎炎烈日晒得人们直冒汗,但在岳池县长田乡黑山村,高温却挡不住游客在地里采摘藤椒的热情——这天,黑山村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办了首届藤椒采摘节。藤椒形状与花椒相似,但结...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