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谷子产量高,亩产能上千斤,这得感谢县农机局干部‘一条龙\’帮扶,让村里的撂荒田变成了丰收田。”8月22日,在岳池县镇龙乡王家场村三组,村民王万义高兴地说。
据王家场村支书王晓东介绍,全村共有1320人,外出人员达50%以上,留守在家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村里土地撂荒的情况较严重。今年4月,该县农机局与该村结成对口联系扶贫帮扶对子后,不但选派了局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杨华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还协调资金为村里购买了5台旋耕机、1台抽水机和1台农用喷雾器。同时,针对该村52亩村民多年撂荒的田地,该局从除草、耕地、抽水、育秧、栽秧、施肥、管理、收割等环节开展“一条龙”服务,支持村集体代耕代种村民的弃荒田,种植优质水稻,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
看见多年撂荒稻田里的杂草被除了,地被翻耕了,栽秧水抽上了,秧苗育上了,一些村民重新在自己先前撂荒的稻田种上了水稻,面积达17亩,剩余的35亩撂荒田由村集体代种、管理,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如今,52亩撂荒田水稻丰收了。8月22日上午,县农机局干部组织机收队帮助收割水稻,还联系业主以每斤0.9元的价格现场收购刚打的湿谷子。从水稻收购业主李元梅手上接过稻谷款,村支书高兴地说:“今年村集体代种的35亩撂荒田,估计能打4万斤湿谷子,除去人工等管理成本,村集体能收入2万元。”
(特约通讯员 黄汉军)
新闻推荐
□特约通讯员黄汉军老丁是外地人,可他在岳池的人缘不比当地人差。他除种得一手好柚子外,那便是他的心好,与邻里乡亲走得近,处得好,十分投缘。老丁本名丁仕云,今年52岁,安岳人,来岳池县种柚子11年了。他最...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