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在《抓壮丁》影片中饰演地主李老栓。
□金青禾
人物名片
吴雪,原名吴开元,四川岳池人。中国近代著名艺术家、编剧,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剧协副主席,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艺术二局局长及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2006年9月18日在北京逝世。
1943年“五一”节,四川方言喜剧《抓壮丁》,在延安八路军礼堂演出之后,反响强烈。后到杨家岭为中共中央首长演出三次,一时轰动延安。《抓壮丁》是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创作并演出的,此剧的编导则是演出队的创始人吴雪。
1914年,吴雪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余家场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受到地方戏曲的熏陶爱上了艺术。在师友的影响下,他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全国抗日热情高涨,吴雪再也不愿待在家中,决心投身到抗日激流之中。他不顾父母及亲友反对,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到成都在王宽昌所办《阳春》小报当编辑。他一边工作挣钱糊口,一边参加抗日活动,常与成都剧人协社成员一道,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演出《汉奸的子孙》等剧,努力给抗日募捐。
为了实现自己艺术报国的远大抱负,专心学习戏剧,他去上海先后在著名导演张明、芭蕾舞蹈家吴子邦等处学习艺术。当时虽然生活艰苦,可他仍积极参加爱国活动,如到黄金大厦读报,参加为七君子的请愿团,给四川同乡会募捐等活动。不久上海时局紧张,吴雪受难民收容所长委托,护送150名难民回川,辗转到了汉口。他把难民送走后,又到武汉行营电影股学习。
这天吴雪遇到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的副官王少炎,谈及成立一个演出队的想法。王少炎曾在成都与吴雪相识,关系甚好,赞同吴雪的计划。经过筹备,1937年秋在汉口成立“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由王少炎作名义队长,每月给一定的经费,资助演出队的抗日宣传,吴雪负责演出队的具体事宜。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按期在武汉成立。
1937年底,吴雪创建的演出队各项工作就绪,准备先回四川巡回演出。为了抓紧时间,他们从汉口到重庆的船上,一边过元旦一边排练阳翰笙的话剧《塞上风云》。其剧先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获得成功,轰动山城。1938年2月成都派人将他们请去上演,效果更好,一时演出队蜚声全川。
吴雪与他率领的演出队到成都后,一些演员崭露头角,有的商人出高薪收买,造成队员思想波动。吴雪与成都市委书记杜桴生(岳池乡友)商量解决办法。两人议定,演出队要坚持,想走的人能留尽量挽留,去意已决的不再勉强。那些动摇者走后,杜桴生与吴雪又动员了一些积极分子参加,使演出队更加精干团结。
1938年3月,吴雪经杜桴生介绍在成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川第一个戏剧支部,由戴碧湘任书记,吴雪作组织委员,陈戈为宣传委员。地下党支部成立后又在演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使演出队更加巩固。1938年5月后,演出队先后到乐山、宜宾、重庆、南充、岳池等地演出,在全川产生较大影响。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开赴前线后,王少炎断了对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的经费。为了维持队员的基本生活,演出队除了大力义务宣传抗日外,还要卖一些票。所以他们每到一处,都要争取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没钱制作服装,他们就向群众借;演出队人手不够,就请学生帮助卖票,或请群众维持秩序。因演出使用的四川方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1938年底,演出队返回成都,中共成都市委组织人员在盐市口欢迎,引起特务的注意,特务对演出队进行种种破坏,如用金钱收买演员,或拉演出队成员参加三青团等组织,或向演出人员进行威胁等。尽管如此,大家仍然信心百倍,不为特务的威胁与利诱所动,努力演出,成为很受群众欢迎一支宣传抗日的文艺队伍。
中共成都市委见演出队在四川处境艰难,安排转移。1940年1月,他们经过千难万险到了延安,被安排在青年干部学校学习。1940年5月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成立,吴雪任副院长。“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的队员也随之转到青年艺术剧院,成为青艺的顶梁柱。不久青年艺术剧院与军队艺术学校合并,成立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原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的成员,亦成为其重要骨干。194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肖向荣对吴雪说:五一节快到了,搞个节目让大家乐一乐。吴雪接受任务后,就与戴碧湘、胡果刚、丁洪、陈戈等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出队的骨干成员商量,有人建议将《抓壮丁》修改后演出。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仍由吴雪执笔修改剧本并担任导演。在八路军礼堂演出之后,反映很好。肖向荣叫他们到杨家岭为中央首长演出。吴雪再次修改剧本后,到杨家岭演出三次。吴雪、陈戈等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娴熟的表白,出色地塑造出地主李老栓和王保长等人的艺术形象。毛泽东主席三次观看,笑得前仰后合,拍手称快。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及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等同志观看后都赞扬《抓壮丁》是一部难得的好戏。《抓壮丁》一时誉满陕北,被称作是继《雷雨》、《升官图》、《塞上风云》、《戈尔诺夫》、《上海屋檐下》之后的又一好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抓壮丁》被吴雪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享有极高声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郑黎龙甜岳池记者站肖勇张秋林)8月27日,岳池县成功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这是今年岳池县举办的第4次集中开工,全县累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90.2亿元,有力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健...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