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宇
前不久,本报对岳池县坪滩小学校校园足球发展进行了报道。这所远离县城的农村小学,经过11年的特色发展,获得小学五人制足球比赛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10余个,为四川、天津、广州等地足球名校输送足球尖子9名,14岁的谭言杰更是成为恒大足校2001年龄段精英队的队长……由此可见,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义务教育为主的校园,仍能培养出竞技体育精英。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国人对孩子的教育,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往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学校。只有少数天赋极为出众的孩子,才会被父母送往各类体校。但由于体校专业性质太强,忽略了文化方面的教育,导致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生活难以为继。如体操冠军张尚武退役后街头卖艺,举重冠军才力退役后当上了门卫,患病后因贫困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早逝等等,暴露出了体制的弊端。
有人通过拜访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小提琴手等得出结论,人通过1万小时的训练和学习,极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三年高中教育阶段,这1万小时是极有可能获得的。2011年全国“两会”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提出,要让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今在全国各个中小学校已得到很好的贯彻。也就是说,每个学校在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培养出学生的兴趣,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后,除了利用课间这一个小时外,再在课外抽出两小时用来进行专业训练,约10年时间就可达到1万小时。
其实,放眼全球,尤其是在体育发达国家,这种做法早已推广。日本、韩国是亚洲的足球强国,其23岁以下男足(国奥队)成员,几乎都是大学生。欧洲则发展得更好,意大利球星因扎吉是一个专业会计师,西班牙球星胡安·马塔曾是马德里理工大学新闻专业的高材生,德国球星比埃尔霍夫是哈根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等。尽管中国也不缺乏高学历运动员,如林丹、邓亚萍、宿茂臻等,但他们都是在成年或退役后,通过自考获得的学历,与义务教育关系不大。
坪滩小学的经验,恰好符合这一规律。该校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的同时,还在抽出一定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训练。假设这批学生运动员在进入初中、高中后,每天均能获得同样的训练时间,十年后刚好成年的他们将更加出色。也许他们不会全部成为足球精英,但文化成绩不会太差,还有机会以艺体生的名义考进大学校园。这完全可解决普通学校只培养文化生,体育学校只培养运动员的矛盾。
新闻推荐
◆日前,岳池县举行第三届中小学生体育节田径比赛,全县各中小学共30支代表队42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刷新8项县纪录。(刘民彭刚)◆日前,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中,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及...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