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文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明末毁于战火。经多次重修,1787年(清乾隆52年)移于中南街。民国时期,岳池文庙曾作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改女子中学)校舍,1952年后,被用作岳池县招待所。
沿着10余步的石级而上,就到了岳池文庙的正大门——大成门,从大成门往里望去,洗砚池、大成殿、孔子塑像、十二哲人塑像等尽收眼底。整个建筑重檐高起,几棵榕树的掩映下,显得厚重和沧桑。
古时岳池读书人在临考前都要到文庙孔子像前许愿,考取功名后,便到洗砚池还愿。随着岁月变迁,这种仪式慢慢被淡化,但文庙所凝聚的儒家精髓和护荫学子的灵性依旧在。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岳池民间还流传着“要考学,住文庙”这样的说法。那时,偏远山区学子一遇升学之类的考试,必须要在县城住宿。作为招待所,文庙的住宿条件虽然十分简陋,但它却是所有学子的首选。据现年近70岁的市民李成玉回忆,她在1960年考高中的时候,父亲提前一个月步行到文庙预订住宿,可不巧,一夜只需1元钱的普通房间刚好定完,父亲便咬牙定下了5元一夜的房间,在当时算得上高价。而当年李成玉也顺利考上了岳池中学。
如今,文庙是广安市级文保单位。教育和文化部门定期在此举办“国学讲堂”,开办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传达尊师重道、崇尚知识的儒家传统。
罗武林 本报记者 王诗侠 整理
新闻推荐
AA制夫妻因借款纠纷法庭相见 妻不提离婚,只问夫君“还钱来!”
以案说法□本报记者庞莹一对实行AA制生活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向妻子借款;又同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起诉丈夫要求返还借款。这不是一场家庭闹剧,而是前不久广安市岳池县法院受理的一起...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