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苗
对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第一书记”、市政府办工作人员——周莉莉,记者并不陌生,她的名字不时见诸报端:她不仅与村民们亲如一家人,还亲手把该村的村情、民情绘制在一张“扶贫图”上,真心实意为民解忧,全力帮扶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梳着精干的马尾辫,脚穿一双运动鞋,整个人看起来精气神十足。11月6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马家村,见到了周莉莉。
住进贫困户家村民待她如家人
“全村共有村民187户632人,其中贫困户38户109人……”说起村上的情况,周莉莉如数家珍。但时间倒回半年前,却是另一番境况。周莉莉坦言,由于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走马上任“第一书记”时,她其实有些手足无措: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不说,农村的生活节奏也让她感到十分不适应。“早上5点过,村民们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而午饭时间基本是在中午一、两点。”周莉莉说。
“只有与村民同吃同住,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农村生活,进而搞好群众关系。”周莉莉一头住进了贫困户郑群珍家中。
在周莉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她在马家村的住处:一张木床、几把椅子,光秃秃的水泥墙,陈设相当简单。“开始她来我家,我很怕她在农村住得不习惯。”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郑群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莉莉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贴心!”郑群珍说,不管是做饭、洗衣等家务活,还是挖地、收谷子,莉莉有空都会帮忙打下手。
除了对郑群珍一家十分关心,周莉莉对其他村民也倍加照顾。张再平是一位瘫痪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周莉莉每次来到马家村,到老人家里看看成了“必修课”;今年中秋节,周莉莉同村上商量后,给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赠送一包白糖……
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周莉莉赢得了马家村村民的信任。“现在,村民们见到我都会笑着打招呼,有什么困难也会主动来找我。”
绘制“扶贫图”真情解民忧
“周书记,你回来了啊,下次走访记得又叫上我,我给你带路。”看到周莉莉,正在该村活动室外溜达的村民张秀确热情地打起了招呼。“通过多次走访,村里贫困户、山平塘所处的位置我全部手绘在地图上,也记在了心里。”周莉莉告诉记者,几天前得知她给马家村制订乡村旅游规划的消息后,张秀确自告奋勇为她带路。
说着,周莉莉拿出一张手绘的地图,只见地图上做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号。周莉莉说,每次走访贫困户回来,她都要在地图上标注好位置,村民的房屋用方块代表,贫困户就多画上一个圈;要迁建、改建的房屋用不同颜色明确,修好的路用实线表达,计划要修的路用虚线注明,要修的山平塘画上一个大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我只要看到这张图,就知道下村的目的和任务。”周莉莉说,马家村山高路不平,贫困户大多散落在山里,很难找,每次下村都要麻烦村干部带路。于是,她就把该村村情、民情绘制成直观的地图,村里的情况一目了然。
凭借这张地图,周莉莉不仅与村里的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走遍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为村里制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改善、能力提升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五大方面的三年帮扶规划,重点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生态扶贫、能力扶贫等十项工作。
“代销”变“订单”农产品产销两旺
“现在,邻居们时常让我给他们代购土鸡蛋、农家菜,我都快成土特产代购了。”周莉莉打趣地向记者说起她的“兼职”。开始,她并没有想到为邻居代购土特产,今年5月,村民丁龙菊将自家种的蔬菜挑到镇上去卖,由于路途较远,到达集市的时间晚了,卖不起价格,丁龙菊又不愿贱卖新鲜的蔬菜,只好将剩下的半担蔬菜挑回了家。当天,周莉莉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买下了剩下的蔬菜。
“回家后,我把这些蔬菜全部送给了邻居、朋友,从那以后他们时不时就让我帮他们带土鸡蛋、农家菜。”周莉莉说,现在村民们的土特产很多都由她代销。
“现在,村里已经发展了200亩果树套种基地,还得赶紧为村里的农产品寻一条好销路。”周莉莉说,她从代销土特产的经历中想到了“订单农业”的路子,“今后,不但要把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还要做好农产品的订单销售,真正鼓起村民们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岳池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家组的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一批9个县(区市)接受省级评估验收的创新县之一,也是广安市第一个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的创新县...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