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启富
连绵的山峦跃动着生机,广袤的田野充盈着希望。
冬季的岳池县,仍旧处处绿色醉人,一块块标准化粮田、一处处现代农业设施、一片片设施果蔬大棚……镌刻在金城山脚下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这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写实风景画,更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报告。
压实责任激发无限活力
“今年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8.96亿元的100.1%,比去年增长4%。”日前,岳池县委农工委负责人乐呵呵地介绍说,“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1元,比上年增长10.9%。”
10.9%,一个艰难获取的数字,它的背后折射出农民勤劳的汗水,更折射出全县上下各级党政领导决策阡陌、服务“三农”的劳苦与心志。
把助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和县长负责制,健全农民增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单位,把农民增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季评估、季公布各乡镇农民增收情况。
农民增收与党政一把手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挂钩,压力传递动力,凝聚起配强领导、配齐人员、保障经费、改善条件的合力,稳定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整体推进为目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号角响彻银城大地。
变生产基地为增收高地
“正是‘111’工程的快速推进,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在石垭镇周锣铺村的柠檬基地,业主超奇果业基地负责人信心满怀,“我们规划一期将打造5000亩优质柠檬基地,再逐步发展到5万亩。同时,百果园、柠檬母本园、万米葡萄观光长廊、水库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同步推进。”
如何把生产基地变成增效增值的高地,如何克服丰收不一定就是增收的困惑,如何引领传统农业大县踏上现代农业的路途?该县以“111”工程和“千万工程”为契机,向上争取项目,整合涉农资金,以现代视野、现代理念和现代方式谋求转型、推动发展、支撑跨越。
89个中省项目落户岳池,10.21亿元资金润泽田野,形成了以朝阳—九龙—石垭公路沿线粮经复核基地为核心的“千万工程”示范园,以九龙、朝阳、乔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以石垭玉屏湖景区、乔家乡约园为引领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形成了“一线三园”的“111”工程发展格局。
用现代工业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跳出传统思维和经营模式,全县上下把目光锁定在一个“调”字上:调思路、调机制、调产业,把传统产业调活、调强、调优,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新优势,带动岳池现代农业飞跃发展。
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建设理念,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同步发展优质干果、中药材、优质水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
蔬菜、葡萄、血橙、柠檬、花椒、核桃、草莓、珍稀苗木、紫山药、枇杷、猕猴桃……山上坝下,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石垭镇王家沟村村民李秉林巧借业主租地建设蔬菜产业基地的“东风”鼓了腰包。他说,先去给业主打工,学到技术后就自己种,卖菜加打工,一年收入4万多元。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开启了岳池现代农业这艘“航母”,形成了崭新的、更具有竞争力的设施农业、果业、畜牧业等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多点发力拓宽致富渠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以来,分散的经营方式造就了中国农村特有的品格,广袤的土地上,无数个“家庭细胞”牢固地维系着这种根深蒂固的生产方式。然而,这种束缚土地活力的生产方式已经弊端丛丛,如何打破、创新?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拿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大力培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
业态,推进土地资源向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秀经营者集中,创“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寄养代养等利益联结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土地利用向规模、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全县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02户,规模流转土地32.3万亩。仅今年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达191个,预计全年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80元。
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良机,理顺产权关系,加速推进“多权同确”,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盘活资源,促进“死资产”变成“活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组织银企对接23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授信20户1220万元,发放贷款23笔1001万元。预计全年农民财产性人均纯收入可达178元。
***、精准脱贫、迈入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落下。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组建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大力实施“灯塔工程”,着力提升村组党员干部“双带”能力,落实扶贫到户项目资金1200万元,帮助17113人脱贫,全县280个贫困村迈出了加速全面小康进程的有力步伐。
放眼银城,田野独领风骚。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沿着工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和极其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开启了岳池现代农业新征程,让广大农民收获了无限的希望与喜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丹岳池记者站肖勇罗武林)近年来,岳池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新录用公务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管理新思路,坚持以强化管理和优化培养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新录用公务员管理,成效显著。该...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