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挑粪背背篓的,多有书法爱好者”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2-14 20:52   https://www.yybnet.net/

市老干部书法志愿者为苟角群众免费写春联。

秦效侃书法作品。

广安市政协秘书长曾祥志(中)为苟角题写“书法之乡”。

“书法之乡”是苟角镇的文化名片。

苟角首届书法节文艺表演。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在苟角,书法爱好者极为普遍,你在乡里遇见那些挑粪背背篓的,都有可能是书法爱好者。”1月24日,记者赴岳池县苟角镇参加该镇首届书法节,78岁的退休教师曾庆中这句话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记者当即找到几位赶集的村民,一阵闲聊后发现,曾庆中老师的这句话其实并不算夸张,全镇上下,习练书法、欣赏书法之风已盛行久远,而从苟角走出去的书法人才,更不乏在国内、省内有着较大影响的书法名家。

正是因此特色,2014年10月,苟角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苟角镇成为书法之乡,可谓实至名归。

印刷的春联无市场,手写的争相购买

书法节当天,苟角镇在场镇郊外新建的赟源广场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首届书法作品展也同时进行。尽管是前一天才下了大雪,室外温度几近零度,但自觉前来捧场的群众仍有数千之众,将庆祝场地的中心区域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庆祝活动的最后环节,受邀的苟角老乡,曾任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市政协诗书画院院长的曾祥志与数位书法家一道为苟角群众免费写春联,七八张书桌分组摆放,却依然被围得水泄不通。即便到了午饭时间,备用的红纸已用完,但仍有不少村民不愿离去,反复询问书法家们下午是否还将继续。

在人群中,记者拦下一位老人了解情况。老人名叫唐联华,是苟角场镇居民,今年82岁,他说,这么多年来,每年春节前夕,苟角的两位老书法家曾庆中、刘正权便会在苟角场上写春联,老百姓也总是争相购买。相反,印刷的春联却没有市场。

曾庆中老师透露,他和刘正权都是苟角镇的退休教师,子女也各有成就,家庭相对富足,“写春联不是为挣几个钱,我们也不差这点钱,但苟角有这个传统,老百姓都喜欢,只要我们还能写,我们就会坚持下去。”

曾庆中还告诉记者,在苟角镇,村民新居落成之日,常会在门前挂上一副显得古色古香的木板对联,并从此固定下来,而这木板对联则是事先约好亲戚作为礼品赠送的,对联的书写人,也定是全镇颇有名气的书法家。

全镇习练书法之风,已传承百年

当天,在广场同时举办的苟角镇首届书法作品展,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在一幅幅展板上,不仅展出了镇内众多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同时还配有作者照片,以及苟角书法传承的文字介绍。

从展板内容可知,苟角隆盛的书法之风,传承已有百年历史。

早在民国早期,苟角小学所挂校训“管教养卫”便为当时的苟角老乡、曾在岳池县城某学校做过校长的宋尧臣亲笔书写,其字体有行书率意潇洒之风,又有草书天马行空之气,随心可欲,点线峰回路转,古风今韵,为上乘之作,对师生激励较大,在其影响下,镇内学习

书法的风气日盛。记者同时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宋尧臣以隶书见长,早在辛亥革命前后,就已在岳池书法界颇有声名。

与宋尧臣同时代的刘箸凡,既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书法家,还有刘的侄儿刘乃及,他们对书法既有深厚的功底,又各具千秋。

而今,均已年过古稀之年的曾庆中、刘正权两位老师则是刘乃及的学生,两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已成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87年秋,中国书画学院函授南充分校招生,50名学员中,岳池县占了8名,而其中有6名是苟角人,曾庆中、刘正权便是那一期的。6名苟角人结业后,赓即发动成立了苟角书法协会,吸引镇内一大批书法爱好者参与,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隆重召开了苟角书法协会成立大会,在镇内形成了极大影响。同时,曾庆中还利用在苟角教书的机会,年年开办书法培训班,使苟角书法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而今,苟角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是我的学生。”

最近几年,曾庆中老师多在岳池县城生活,但苟角的书法培训没有终止——他当年教过的一些学生凭其书法专长已在苟角镇逐渐站稳脚跟,开设多期书法培训班。另外,苟角小学也因书法教学而成为广安市特色学校之一。

截至目前,苟角书法协会已有会员50余人,书法爱好者骨干队伍达100余人,每年参与书法培训的教师学生4000余人。

苟角书法人才济济,不乏蜚声海内外者

近5年来,岳池县书法界实现质的飞跃:中国书协会员人数从“0”猛增到“3”。这3人分别是:杨天府、杨建新、杨建。

然而,大凡熟悉这“三杨”的人便会惊讶地发现:“三杨”居然全是苟角人,而且都是中青年!如果你是书法圈内人,你还会发现,杨天府堪称书画双才,其小楷更是惊艳叫绝,而杨建新、杨建在省内也已进入篆刻名家之列。

从苟角走出的青年书法人才中,还有扬名省外的,如80后的王毅,现已是安徽大学的美术教师,其书法作品也让人佩服,其《篆书对联》曾入选“天津市第三届青年书法家”评选活动,硬笔《水调歌头》被《中国钢笔书法》刊发,部分书法作品被孔繁森纪念馆收藏。

以上仅是年轻辈,而在老一辈中,不少书法人才置身政坛数十年,因挚爱书法,性情不断陶冶,始终保持清雅正气,备受世人尊重。如原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工乐,原广安市委副书记、原广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成轩,原广安市政协秘书长曾祥志等,他们利用独特的政治身份,把中国传统书法不断传播,取得了较好影响。

而在苟角老百姓心目里,从苟角走出的书法人才中,“最轧秤”的重量级人物,当数曾任西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书法学研究生导师的秦效侃了。现年91岁的秦效侃出生于苟角镇白云观村,少时书法从师于刘乃及,自大学毕业参工后,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擅文章诗赋与书法,蜚声海内外,作品也多为海内外识者珍藏。而今,老人虽已年过九旬,但仍然每日临池不辍,老而弥健,业界赞其为“实乃学界书界之大幸”。

举办书法节,让苟角书法之风代代相传

苟角书法风气浓郁,成为一方特色,备受外界关注,对于苟角镇党委、政府来说,也将是一张借力发展的好牌。

2014年初,苟角镇党委、政府正式向省文化厅申报创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当年10月,申报成功。根据申报时提出的目标,将在2016年举办苟角镇首届书法节,让“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这块牌子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而今,苟角镇党委、政府如期兑现承诺,并明确宣布:每两年举办一届,将书法节活动长期开展下去,让苟角书法之风代代相传。

在外人看来,举办这样的活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未必是明智之举,但苟角镇党政班子不会这样看。据该镇党政领导透露,苟角镇面积68.95平方公里,辖两个社区、50个村,是一个拥有6.1万人口的大镇,人口总数是普通乡镇的2—3倍。镇辖面积越宽,人口越多,全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越复杂,结合苟角镇实际,打好“书法之乡”这张牌,不断夯实其基础与内涵,或将是促进苟角镇经济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因为,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健康,催人上进,积极弘扬正能量。”

说白了,苟角镇党委、政府定期举办书法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全镇上下书法之风更为浓烈,进而让一方民风变得更为淳朴,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加快地方发展的合力。

在与苟角镇党政领导交谈中,记者进一步发现,该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宣传文化的副书记,竟然都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或许是苟角这一方隆盛的书法之风早已把他们浸染,让他们变成了超乎寻常的书法爱好者了吧?苟角镇有了这一坚强后盾,书法之乡的发展之路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新闻推荐

消失的北宋古镇——蒋山镇

蒋山镇遗址处的黄桷树。蒋山镇遗址外的钟家坝,外围两侧的竹林处,各为一条小河,并在正前方交汇。钟家老院子老堂屋的木柱和柱础石很特别蒋山镇遗址处的文化层,依然残存有瓦渣和陶片。钟家老院子。蒋山...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打造多彩七里沟2016-03-28 18:42
猜你喜欢:
评论:( “挑粪背背篓的,多有书法爱好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