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本报记者 杨雪莲 刘婧
2月2日至2月3日,由市关工委、团市委主办的2016年“暖冬行动·走进广安区、岳池县”系列活动先后在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举行,通过赠送防寒服、开展趣味游戏和互动交流,让两个村的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一天。
“叔叔阿姨送的羽绒服真暖和”
2月2日下午3时30分,丁坝村活动室里暖意浓浓,市关工委、团市委、市青少年宫等的干部职工与丁坝村的留守儿童欢聚一堂,首先举行了“精准关爱·阳光成长”活动授牌仪式,并现场为孩子们发放了驱寒保暖的羽绒服,孩子们穿上厚实暖和的新衣服,连连转圈展示给大家看。
“虽然爸爸妈妈没回来,但是叔叔阿姨给我送来了既暖和又好看的羽绒服,我今天非常开心。”换上新羽绒服的唐怡,显得更为乖巧了。唐怡今年8岁,家住丁坝村5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她一直跟随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她的性格有些内向腼腆。而当天下午,在团市委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唐怡不仅主动和大家聊天,还积极参加了趣味游戏。
“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玩游戏”
“咚呛,咚呛,咚呛……停!”2月3日上午,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主持人下达游戏指令后,两个围着板凳快走的留守儿童开始了板凳“争夺赛”。游戏中,13个留守儿童2个或3个一组,被分成6组依次进行PK,获胜的小朋友还得到了一份奖品。
随后,小朋友们还踊跃参加了踩气球、百发百中、动感飞镖等游戏,并从中获得了奖品,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从来没玩过这么有趣的游戏,真是太开心了!”8岁的张凌在动感飞镖游戏中获胜后,兴奋得跳了起来,“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我要和他们一起玩这些游戏。”
此次活动,市关工委、团市委为丁坝村、马家村的56名留守儿童送去了羽绒服以及文具盒、笔记本、水彩笔、圆珠笔等学习用品,并组织他们一起玩趣味游戏,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准关爱阳光成长
“这意味着我们村成为该活动的重要阵地,将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经费来促进我村的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2月3日,马家村“第一书记”周莉莉接过“精准关爱·阳光成长”活动牌匾时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经过前期摸底调研,市关工委、团市委将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前锋区代市镇梨树村、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武胜县双星乡平寨村、邻水县西天乡西天村及城北镇小鱼滩村7个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设为“精准关爱·阳光成长”项目实施点,并将投入40万元爱心经费购买社会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由社会组织定期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关爱服务。
“今年先试点,试点成功后明年将争取更多的经费推广,以促进广大留守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留守学生阳光成长。”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承接主体会将每次开展的活动信息及图片及时上传团市委网站、微信、微博及“志愿四川”平台上,确保该项目保质保量地进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汤园园岳池记者站肖勇罗武林)“爸爸,我很想念您,您在外面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一定好好学习……”2月3日,在顾县镇马家村“第一书记”周莉莉的办公室,6组的留守学生张小雨和远在海口市的父亲通电话,...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