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留下的题诗依稀可辨。
极为形似的老鹰嘴。
香龙山南面一隅。
保存较为完好的前寨门。
远眺香龙山。
□华蓥记者站 杨天军 文/图
早春时节,我们慕名登上香龙山古寨,寻访这座有许多神秘色彩的古山寨。上寨踏访,从心底深处,都有着既新奇又古老、既亲近又遥远、既相识又陌生的感觉。
香龙山,坐落在华蓥市观音溪镇跳石沟村与庆华镇邱家嘴村的交界处,地属跳石沟村。在庆华、观音溪的小山外的浅丘上,突然兀立起一座山,高出平丘近300米,山头上建起一座山寨,东、南、西部地势陡峭,悬崖险峻。寨下是原华蓥市园艺场,西部的凤凰寺一半是原华蓥市园艺场的柑橘园,一半是跳石沟村的农田良土和1959年代拆毁的古庙遗址,北部则是跳石沟村的果园。从地理上看,一条起至岳池县临溪镇,经岳池县天宝乡、华蓥市原高坪乡的丘陵山脉,从北向南与华蓥山平行地向南展布,在与庆华镇交界处的香龙山突然打住,这条山脉就在此扬起了龙头,眺望着宝鼎。从庆华看去,平地拱起一座高山,形似龙头,龙头向着溪口镇方向昂起,与华蓥山宝鼎遥相对望,龙头上建有一寨,名曰香龙山寨,寨似古色山居,更像防御城堡。寨的南部直挺挺地兀立一座20余米高的自然石塔,当地人叫它为“龙头”,又叫“香炉石”“香炉钵钵”。此石2013年被列为危岩,若要保护,经概算,需要保护(加固)资金千万余元,这笔资金难以筹集。2014年“9.13”洪灾时,此石又垮掉一大块,于是,华蓥市有关部门经请示获得批准,用去百余万元,炸掉了这座屹立千万年的“香炉钵钵”。
香龙山古寨南北长410余米,东西宽260余米,从南至北呈扇形状,南小北大,北高南低;古寨西南部开有一大寨门,即前寨门,亦是主寨门,北部开有一寨门(后寨门)。一进主寨门,就给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寨子里民房间间,楼房重重,树竹蓊郁,掩映石梯,昔日大气堂皇的建筑风格犹存。寨南端险处,原有一座三楼一底的青石碉楼,“文革”前是香龙山小学(又称跳石沟村小学)。大碉楼前有一100余平方米的操场,是村民休闲和小学生的活动场所。可惜的是,这座大碉楼在1966年“文革”时被拆掉了,楼房的百年木头搬至跳石沟三队的荒草坪上修建了一所土墙小学,也早已垮掉。现存的半截石碉楼是当年大碉楼北边的小碉楼,一楼一底,当时因为作为生产队的保管室,所以幸存了10来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拆除,留下这半截碉楼。细观门楣上的雕花,工艺上乘,与西南门的雕花相得益彰。从碉楼旁至东部、北部全是青石寨墙,寨墙外全是数丈高的悬崖。寨墙上盖有两米宽的厢房,现在大部分被拆毁,只有隐约的石梯小路,唤起人们曾经的记忆。
大碉楼遗址向南约20米,就是老鹰嘴,是寨南部的最高点,10米外是香龙塔石。爬上老鹰嘴,踏上瞭望石,庆华的果园、田园,溪口和庆华的工厂、场镇,以及华蓥山宝鼎的无限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香龙山古寨的北部是一片较为开阔的高地,原有丈余高的寨墙,现多被拆毁。原来雄伟严实的北寨门也已被拆,只剩下部分残垣断墙。北部的石碉楼亦不复存在,遗下的石拱门孑然立于蓝天之下,向世人倾诉着这山中古寨的过往。
据考证,香龙山山寨始建于元代,明末清初加固修建,大小碉楼就建于此时。清代时被一韩姓大财主买下,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葺。它与北部2里外的白岩寨、5里外的三业寨形成遥相呼应的格局,是高坪乡(原福星乡)的三处坚固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香龙山古寨还是华蓥山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韩明凯等3名地下党员就出生在这座古寨上。
尽管古寨很多古物被毁,但东南部悬崖上镌刻的清代嘉庆年间的诗词还在,只是有些字斑驳脱落,难以辨认。魁桥的殷礼诗曰:“遥觅炉山影最高,游人到此意□豪;白石累累如龙爪,青草蔓蔓似凤毛;香雾不烦僧献炷,烟霞何待世焚膏;巍巍气象无□碧,留待清名万古操。”邱嘴贺鑑题诗:“□就香炉数丈高,降神应擬尼□豪;前岩□峙张龙角,后穴□峥放凤毛;岭卷祥烟征日曜,峡凝兹露验阴膏;泵崖鼓作歧嶷士,暂放磻溪敛德操。”
如今的香炉山寨,寨上寨下,方圆几里内,全是果园,宽阔的公路通至寨上。时下,花开枝头,笑满果园。穿行寨中,其乐无穷。当地民间有诗曰:“香龙宝鼎遥相望,山灵地杰人吉祥;寨中奥妙待客解,窥得靓景永难忘。”
惜别香龙山古寨,回望着那高高的山寨,不免生出些许叹息,这么好的文物,如此幽深的景点,依然难敌岁月之无情,让游客徒留伤感。
香龙山古寨,永远的山寨。
新闻推荐
□余杨3月23日星期三阴今天,天放晴了,我继续入户走访村民,调研如何发展花卉等致富产业,打造多彩七里沟。我去年4月被选派到岳池县九龙镇七里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我就深入农户开展大走访,调查了解...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