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倩
3月31日,看着教室里一张张新式课桌整齐排列,55岁的杨大学走上前,用手轻拍桌面,再翻开抽屉。“材质硬实、功能齐全,这种课桌好。”任教35年来,杨大学这半年多来最开心。
杨大学是岳池县长田乡道庆寺村唯一的教师。在这所村小任教的35年里,学校越来越破旧,教学设施越来越落后,学生也由最初的数百名,减少至现在仅有7名二年级的学生。随时可能被撤销,届时,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将被安排到3公里外的乡中心校就读。“路虽不算远,但孩子们小,安全意识低,我不放心。”杨大学却面带笑容,“不过,学校不会撤了,这还得感谢脱贫攻坚。”
“学校设施设备已基本更新完毕。”市城管执法局广福执法大队大队长、道庆寺村“第一书记”刘光明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履新“第一书记”不久的他在学校走访时看到,由于村小长期漏水,墙壁四周长满了青苔。教室不通电,孩子们在昏暗的环境中上课。若遇光线暗的阴天,杨大学索性将课桌搬到坑洼不平的草坝上,进行露天教学。
“这让我想起30多年前,我上学时的情形。”刘光明说。随后,他主动找到市城管执法局领导,希望单位能出一些资金,对村小进行修复。“道庆寺村并不是市城管执法局的联系村,但局里还是挤出1万元资金。”然而,由于年久失修,1万元资金远远不够。刘光明又找到市物业管理协会和兴广市政管理公司,分别获得1.5万元和1万元的资助金。
便民路通了,操场硬化了,屋顶换了新瓦,墙壁刷了白色涂料,学校看上去焕然一新,可教室仍然不通电,孩子们的课桌依然缺胳膊少腿。正在刘光明一筹莫展之际,这个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在猴年春节前,他遇上前来村里购买土鸡、土鸭的东方之子国际婴幼园负责人陈敏。
彼时,两人并不熟悉,但在广安城区从事城市管理的刘光明却知道,他是搞教育的。刘光明连忙将陈敏带到村小,希望陈敏能为村小做点什么。“剩下的全交给我。”查看学校情况后不久,陈敏出资为学校接通了电,并于3月18日为村小送去了崭新的桌椅、书报架、电风扇等教学设备,以及5300元现金。当天,陈敏还让教师带上学前班的20余名学生,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娃娃的艰苦,并让孩子们为村小的哥哥姐姐准备了零食、玩具、文具等礼物。
那天,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孩子们互相分享礼物,不时传出一阵阵稚嫩的笑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肖勇张秋林记者杨雪莲)5月18日一早,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贫困户张军贵就出门了。今年和往年不一样,他家田地里种起了血橙、莲藕等高效经济作物。今年3月,马家村引进业主流转160亩水田...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