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岳池新闻 > 正文

坡地“淘金”藤椒致富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6-30 23:38   https://www.yybnet.net/

□岳池记者站 张秋林 本报记者 杨雪莲

6月14日下午3时,岳池县双鄢乡余家庙村村民李堂德午休后,又背着背篓、拿着镰刀上班去了。

李堂德上班的地方,就在他家对面的山坡上。世代务农的李堂德,自去年余家庙村引进业主发展藤椒产业后,他就成了按月领工资的“上班族”。“一个月工资1750元,一年就是两万多,加上土地流转金,比自己种庄稼强多了。”李堂德乐呵呵地算起经济账。

沿着平坦的水泥公路,来到余家庙村5组的山头,放眼望去,成千上万株藤椒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以前这里全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完全看不到路。”据余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林高平介绍,余家庙村位于岳池县北部,地势偏远,山高坡陡,由于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差,村民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增收。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820元。

“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到了总人口的34.3%,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幼,从而导致大片土地撂荒。”林高平坦言。

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余家庙村先后引进两户业主流转闲置撂荒地1050余亩,发展藤椒和中药材产业,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多了几笔“进账”。

锄草、杀虫、修枝,如今在余家庙村,和李堂德一样,长期在藤椒基地打工的村民有20余人。“我今年73岁了,来基地干活,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每月还能领到1000多元工钱。”正在藤椒地里锄草的张兴兰满足地说。

昔日荒坡地变成“聚宝盆”。“藤椒耐旱,经济价值高,待藤椒丰产后,公司不仅年收入可达100万元,还能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岳池绿鸿源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技术管理员龙礼右说。

要致富,修好路。余家庙村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结合脱贫攻坚,整合资源,打通了村里道路,目前该村已建成村级公路3.1公里,组级公路2.2公里,便民路3.8公里。2015年,余家庙村通过发展藤椒、中药材产业,种植李子、水稻以及养殖生猪、牛和小家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余元。

据双鄢乡党委书记刘德军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利用闲置稻田种植莲藕等高效经济作物,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鼓励老百姓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智力扶贫暨科技援助”活动启动

本报讯(杨学军刘明府岳池记者站肖勇张秋林)为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智力支撑作用,日前,岳池县高层次人才联合会在粽粑乡盘龙村举行了“智力扶贫暨科技援助”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人...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坡地“淘金”藤椒致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