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记者站张秋林本报记者陈玲胡青青
这段时间,岳池县九龙镇九道拐村村民齐祥英很高兴,因为她跟业主续签了土地租赁合同,68岁的她又可以继续收取租金,安心在家养老了。
与齐祥英一样,该村贫困户杨光华也刚刚治好了自己的“心病”。原来,杨光华有两块“心病”,一是她想在家务工,可以照顾因车祸致残的丈夫;二是她之前与业主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马上就要到期,但业主没有续租的意思,而已经习惯收取土地租金的杨光华不想再下田种粮,眼看自家的15亩地就要空出来了,杨光华焦急不已。
不止杨光华,土地合同到期是九道拐村450户村民共同的“心病”。
而治好全村450户村民“心病”的人,正是该村第一书记雷长江。
“都是雷书记的功劳,他用真心和真情治好我们的‘心病\’,雷书记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杨光华说,自从雷书记来了他们村,村里大变样了。
雷长江是岳池县农业局干部,2015年9月,被选派到九道拐村担任第一书记。
“来九道拐村之前,我有心理准备,但真正走进这个村,还是被一些村民的贫困现状和村里的发展状况所震惊。”雷长江说,基础条件差、村民观念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低、村级党组织促脱贫带动能力弱是该村给他的第一印象。
驻村后,雷长江实行贫困户识别阳光操作,利用一周时间对全村原有贫困户逐一走访,仔细筛选,将驻村工作组干部的姓名、职务、电话公开发布,主动接受村民咨询。根据走访核实的情况,由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分别确定全村贫困户初轮名单、二轮名单、三轮名单,并通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讨论,在主要路口张贴公布,开展民主评议等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雷长江较真的工作态度,让村民看到了他的决心,也使他在村里开展工作越来越顺利。
筹集资金修路、改造危房、开展文化扶贫、引进业主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两年来,雷长江一步一个脚印,扶贫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看着路变好了,房子变漂亮了,想留在家门口务工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2015年12月,刘艳琴和村里几名妇女找到雷长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艳琴以前在广东的电子厂上班,擅长电子零配件装配技术,要是能让他们将电子零件拿回家装配,装配好了再送到公司,就能解决村民在家门口务工的问题。”雷长江说,他跟岳池几家电子公司再三沟通协调后,这几家公司同意了他的提议。
刘艳琴率先成为该村第一个居家就业的村民,村里其他5名曾从事过相关行业的妇女也相继加入了居家就业的队伍。
雷长江还拓宽思路,在村里开办农民夜校理论室和农民夜校实训室,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来夜校课堂,采取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村民学知识、学技术,培育新型农民。
“我和其他5个姐妹一起当老师,通过夜校给村民讲电子集成板装配的技巧和经验,教会了很多人。”刘艳琴说,雷长江帮他们联系公司,她们只管工作,现在村里已有100多名妇女学会了这项技术,并靠着这项技术在家工作。
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去年5月,雷长江走访时发现,村民们又有了新的担忧:几年前与业主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马上就要到期,村民们已习惯收取租金,都不想自己再去种田,怎么办?
得知这是全村450户村民共同担忧的事情后,雷长江也很着急,立即找到以前的业主,与他们商谈续签事项。
“以前的业主已打算去南充发展,迟迟没给我续签的回复。”雷长江说,村民等不得,必须寻找新的业主。
打通便民路、修建山平塘、拓宽产业路……为了吸引新的业主,雷长江跑项目、争资金,完善该村的基础设施,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大力宣传九道拐村的发展优势。今年10月24日,该村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了新的业主。
“业主要在村里干事,必须先交40万元的诚意金,这样才能消除村民们的后顾之忧。”雷长江说,做脱贫工作,首先要把群众最关心、最在乎的事情做好,把他们的“心病”治好了,脱贫攻坚才能有信心,才会收到成效。
杨光华说,在九道拐村村民心中,雷长江早已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九道拐人。每逢过节,雷长江总能收到老乡们的电话和短信问候,这让他感到很温暖很贴心,这说明村里的扶贫工作有了成效,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雪莲11月14日晚7时许,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文体休闲广场音乐响起。在第一书记周莉莉的带领下,村民们跟随音乐节拍,欢快地跳着广场舞,时而扭扭腰,时而拍拍手,乐在其中。“以前天一黑就关门,除...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