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合唱团在排练中
蓝壮青(中间黑衣者)和他的合唱团
越人合唱团在央视演出
不断壮大的越人合唱团
在表演中的越人合唱团
南方的初夏,周末的清晨,民乐路的林荫道,音乐教室里的歌声。记不清这是越人合唱团的第几次排练,这一次,他们练的是Beyond的《海阔天空》。
今天我
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
7月8日,这支刚刚组建两年多,成员持续更换补血的本土合唱团即将在广西音乐厅举办他们名为“海阔天空”的第二次流行合唱音乐会。在此之前,音乐会门票在网上一经发售就瞬间被抢空。
好票房并没有给60个成员提供任何松懈的理由,艺术总监蓝壮青更是一如既往地严格把控着每个声音上的小细节。
自我对话的严肃艺术
越人,古代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是壮语、侗语族的先祖。蓝壮青钟情于指挥,常怀组建一个合唱团的情结:“希望有一支队伍,集合热爱合唱的朋友,唱我们喜欢的有时代感的歌。”
2015年,他的愿望实现了,因喜爱合唱而聚集在一起的“越人合唱团”成立了,这意味着他们对先祖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也象征着合唱团的使命。蓝壮青说,他们的演唱风格从摇滚、蓝调到新世纪音乐、古典诗词,但合唱只是一个载体,他们更希望能演绎民族作品,本土作品,也对流行经典改编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新不了情》《父亲》《夜空中最亮的星》《贝加尔湖畔》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全新的听觉体验,还能在不同时代的流行经典中寻找到那一个曾经的自己。
风格多样、形式多变的流行合唱是全球合唱表演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蓝壮青看来,那只是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合唱的本质依然是一门严肃的艺术。“合唱作为舶来品,起源于中世纪教会的唱诗班,最初是人与信仰的对话,发展到今天,合唱更像是一种自我心灵交流的方式。”
为了这一精神上的向往与追求,蓝壮青用工匠精神磨炼艺术水准,用处女座的执着把爱好变成目标。从排练场地到各种宣传资源,都是他和团员们内部努力或“刷脸”争取而来。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和而不同的合唱精神
去年11月,越人合唱团在广西音乐厅举办了他们的第一场流行经典合唱音乐会“夜空中最亮的星”,听众中有长者也有学生。小有名气之后,合唱团便不断面向社会吸纳所有喜欢唱歌的有音乐素养的人士,队伍从建立之初的39人壮大至今的60多人。
玉国宏,高中音乐老师,也是越人合唱团的团长,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做音乐公益,也致力于将合唱团往公益方向发展。音乐会所售出的每一张门票都会捐助6元给《希望的声音》,帮助南宁贫困地区学校留守儿童实现音乐梦想。
歪歪,极限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上天下水从不安分的他居然会为了加入合唱团老老实实地在座位上练习几个小时。
徐畅,特教老师,曾被医生诊断今生无法唱歌,如今却非常享受合唱给她带来的宁静与快乐。
梁亮,一名人民警察,即便不是艺术科班出身,依然用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个音符。
这一个个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声音不同的社会人,来到了合唱团,成为越人之一。他们拿掉身上的标签,卸下彼此的个性,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中,形成默契,达成统一。
蓝壮青说,在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人先协调,其次是声音,当个人和集体实现和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一种有品质的开心。”
一个人唱歌,只有一个声音,一种情感。
一群人唱歌,高低和鸣,情感交错,就像涓涓溪水汇入了无边江河,每个声音都是一朵浪花,击打出节拍,激荡起共振。唱的人全心投入,听的人热泪盈眶。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听,越人在唱歌。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邝海铃)
新闻推荐
2017年度广西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启动现场昨日,2017年度广西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在南宁正式启动,21家金融机构参与本次宣传活动。据悉,活动将从7月正式开始,持续3个月,每月...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