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庞尉婷
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在即,作为主办城市,崇左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筹备。此时此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子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训练:蹴球、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为民运会的顺利举办,他们正在全力以赴训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被称为“南疆国门大学”。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发展步伐也是有目共睹。该体育学院借助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资源优势,以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核心,以训练比赛为推动力,以科研为提升力,大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与教育的示范平台,成效显著。
在“民族”的羽翼下秀出特色,秀出风格。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广西十大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之一,目前有自治区级珍珠球训练基地1个、自治区陀螺训练基地1个、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崇左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连续四年获得广西教育厅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资助,肩负着陀螺、珍珠球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大力发展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押加、抢花炮、投绣球、毽球、蹴球、独竹漂、龙舟、秋千及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平台及更完善的训练环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一直在努力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为高校体育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造硬件基础。学校拥有1个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1座综合体育馆(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体操室、健美操室、健身馆等教学训练场地),有运动实验实训室2间、篮球场20个,排球场12个,羽毛球场30个,室内外乒乓球桌共60张,灯光网球场2个,体操训练场2个,气排球场8个,陀螺训练场4个,绣球训练场2个等,各类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约59575.33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51586.33平方米,室内体育馆面积7989平方米)。室外场地全部铺设丙烯酸面层,室内场地铺设硅PU地板,场地质量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降低运动损伤。
在即将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在蹴球、毽球、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等共计十五项比赛项目中,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就一共有139名参赛运动员,并且共参加了包含除龙舟和射弩之外的十三个项目,意味着该院校学生运动员参加民运会比赛项目的比例高达86%以上。此外,体育学院还为本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输出的专业教练及裁判员共计23人。
作为把“努力编织南疆民族体育文化摇篮”当成目标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而言,多年来,学院不仅把目光聚焦在设施配备的与时俱进上,还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体育课程设置彰显“以人为本”“增进身心健康”的宗旨,在体育教学中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等方针政策。这些足以彰显院校的执教态度,以及从教初心。
把民族体育文化渗入每一位学子的身心,把民族体育文化信仰传递到每一位学子的心中,让文化熏陶得以博大,让情怀得以张扬,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力求让每一位学子都得到全面发展。用品质收获修养,用坚韧赢得荣誉,用专注打造品牌。多年来,体育学院不断建设发展,为广大学子创造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的舞台,有了这个跳板,无异于为学子添上一双腾飞的翅膀,一切辉煌源于百折不挠,源于坚持不懈,源于努力拼搏,而体育学院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并且还将持续坚持下去的,正是这份能够为学子孕育希望的决心。
一直以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一次又一次收获他们实至名归的荣誉。2016年4月,在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欢乐节中获得6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16年5月,在2016年全国“民体杯”陀螺比赛中获得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7年8月6日―10日,高脚竞速全国邀请赛在湖北省恩施市举行,体育学院高脚竞速队在比赛中获得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的成绩。
一串串鲜明的数据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数据见证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民族体育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院就是用坚韧不拔的体育情怀培育出一届又一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运动健将。
当传统竞技的魅力搭配上民族体育的活力、当传统竞技的样式偶遇上民族体育的形式、当传统竞技的骨架注上民族体育的新鲜血液时,必将能够演绎出唯美和独特。时代在发展,民族会兴盛,这所致力于“努力编织南疆民族体育文化摇篮”的民族院校一定会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许丹婷)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