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既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又防止问责不力,以精准有效问责激发担当实干。2016年以来,全市共对52个单位、265人进行追责问责,有效传导责任压力,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三、提高容错纠错“分辨率”,积极营造勇于担当实干良好氛围
容错纠错机制是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金钟罩”“铁布衫”,要真正施展出来发挥功效。要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进一步找准容错纠错边界,提高“分辨率”。针对一些干部存在怕出错、怕问责、怕告状的顾虑,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委组织部协助市委出台《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在确保重大项目和紧急任务完成而出现某些失误、因政策调整变化工作未达预期、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出现一定失误过错的问题,在执纪问责中积极实践运用容错纠错,给主动作为、创新勇为的担当实干者吃下“定心丸”,不让担当实干者吃苦又吃亏、受累又受气、流汗又流泪。我们还建立澄清保护机制,探索推行函询采信反馈机制。对恶意中伤、诬告陷害、打击报复他人的行为,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为党员干部澄清不实信访问题2043件次,占信访总数的81.3%。
四、积极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日常监督管理上体现组织关怀温度
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离不开自我约束,更离不开组织管理。我们牢固树立纪检监察机关是干部健康成长之家的理念,协助市委出台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止干部错误行为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恶化。近三年来,全市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3106人次,第二种形态处置2444人次,第三种形态处置224人次,第四种形态处置142人次,分别占 52.5%、41.3%、3.8%、2.4%。我们还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坚持开展回访教育,通过谈话教育、回访交心等方式,与受处分人员面对面谈心、零距离沟通,帮助回访对象深刻分析导致违纪问题发生的思想根源,了解掌握回访对象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以及目前的工作情况,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重拾信心,促使其思想不滑坡、工作不撂挑,重新激起干事创业积极性。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回访受处分人员713人次,回访率达86.7%,使查办案件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一做法得到《人民日报》、广西纪检监察网站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新闻推荐
南方新一轮强降雨过程从7日开始拉开帷幕,预计未来两天,强降雨区域还会进一步扩大。今天(9日),雨带南压,广东北部、福建中西部地...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