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湖文学社三十周年庆典现场。
南国早报记者林雪娜通讯员黄裕蝶徐冬梅/文向立志/图
在校园文学比较低调的今天,南方一所高校的文学社团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薪火相传三十余载,如今依然保持着青春逐梦的朝气。这便是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文学社。
近日,相思湖文学社三十周年庆典举行,并以“初心与使命”为主题开展了分享会与成果展等活动。历届文学社骨干与在校文学社员分享了文学给予青年的涵养、校园文学如何丰富校园文化、构建起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1989年,有着悠久校园文化底蕴的相思湖文学社成立,成为广西高校最早成立的大型文学社团之一。
那个时候,相思湖文学社将前辈诗人杨克、黄堃,作家黄神彪、黄佩华、杨长勋等积淀的文学力量凝聚为“相思湖”这一品牌称号,正式成立了大型文学社团。
相思湖文学社创始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勇富回忆,当时该社社刊《相思湖》的刊名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亲自题写的。他们以书信形式在文学社指导老师蒋登科的引荐下,联系上了臧克家,臧克家欣然题词。当时编印社刊还是油印,为了题词效果有更好呈现,他们用牙刷刷墨的形式将题词刻印出社刊刊名。
三十载春华秋实,是从该校建校以来的文学之脉发展而来。从这一校园文学社团走出来的“文学火苗”,成为“相思湖作家群”的一支根脉,被视为“相思湖作家群”的发源启蒙。社团新闻曾登上人民日报。在全区高校文学社团中长期名列首位,成为唯一入选《广西大百科全书》的文学社团。
作为一个校园文学社团,指导老师来自校内外。从蓝怀昌、徐治平等老一辈作家,到如今东西、凡一平、黄佩华等文学桂军主力军。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每年全区现场作文大赛成为八桂高校文化活动盛事,参赛者最多达到上万人。在庆典活动分享会上,凡一平表示,如今有30多年积淀的高校文学社团可谓寥寥无几,相思湖文学社自强不息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文学是一块坚实的土壤,是一粒精神传播的种子,更是照亮人心的光芒。文学社三十而立,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市场经济繁荣的当下,当代青年更需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保有初心与奋斗精神。希望文学社成员坚守文学阵地,走好新时代繁荣校园文化之路。让相思湖文学社薪火相传,成为更多青年的精神家园,使社团生命力像相思湖水一样永不干涸。”赵勇富对文学社发展寄予厚望。
新闻推荐
在中国,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说明痔疮是很普遍的。那么中医怎么看痔疮呢?《黄帝内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