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琦
疫情发生以来,冲在最前沿的医护人员在广大群众和病毒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墙。2月12日,记者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了解该医院在做好疫情防控、收治和诊疗等方面工作的最新情况。
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门诊入口,预检分诊台早已前移至此,所有来院就诊的患者、陪同家属皆需进行体温测量并接受流行性病史确认登记。
“一旦出现疑似状况,我们会护送其到发热门诊,进行下一步更严格的筛查;如无疑似状况,可以入院接受急诊治疗。”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急诊科、发热门诊主任朱继金向记者介绍道。作为医院防控新冠肺炎的院内专家,朱继金带领急诊科已经连续奋战多天,在他的带领下急诊科得以平稳运行。
2月10日至17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关停部分科室门诊和检查项目,涉及呼吸道的高危高风险操作,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呼吸内镜、消化内镜中心、肺功能检查项目等。
“如果有急诊,医院仍然是开放的,我们的门诊仍在井然有序地进行当中,只是大家可能现在来门诊,要经过严格的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的筛查,这也是对广大患者最大的保护。”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副院长李浪表示。
在疫情发生之后,随着相关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在不断改变,也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日前,该医院确诊的进修医生蓝某为无症状新冠肺炎感染者。“针对疫情防控的新情况,医院积极应对。”李浪表示,所有的密切接触者,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所在病区的病人,我们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和CT检查,“到目前为止,都是阴性。我们将进一步对这些密切接触者进行持续观察,最后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决定是否解除隔离。”
随着防控措施的强化,一些居民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关于医生护士能否出入小区这一问题,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
对此,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江建宁表示,所有医护人员均是分类进行防护,特别是接触病人、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都严格按要求做好科学防护。此外,医护人员岗位相对是固定的,在医院内的工作、休息时间和地点,均会有专门安排。
“大多数能回家休息的医护人员,在离开病房和医院时,会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决不会携带病毒,所以不让医生护士回家,其实是完全没必要,这是不科学也不理智的态度。”江建宁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在全力做好医院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先后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经过磨合沟通,两支抗疫医疗队的工作越来越顺畅。同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9名专家,作为自治区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连日奋战在我区防控第一线。
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的医护人员,工作量都是非常大,非常辛苦。“所以防护对医护人员来讲至关重要,医院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李浪表示。
新闻推荐
进入方舱医院,我能行!讲述者:广西第二批赴鄂抗疫医疗队护理专业医疗队队员、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士钟昌...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