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国淑教授(右)正在田间介绍猕猴桃发病情况
现场评估会
雅安日报讯8月21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对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及雅安市农业局共同完成的“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田间现场评价并开展现场评估会。
来自省内外的近10名农业方面专家在中里田间示范基地实地考察了“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进展情况,对中里镇7年生红阳猕猴桃基地进行了田间实际调查,随后召开了现场评估会并听取了现场汇报。经过科学论证、严谨研讨后,专家们一致评价该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对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
当前,四川省种植猕猴桃近70万亩,年产量近50万吨,近年来,雨城区也逐步形成了以中里镇为中心的优质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而猕猴桃褐斑病能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的同时,产量也会减少,而该病作为真菌性气传病害,传染性较强,在猕猴桃上是仅次于溃疡病的第二大病害。
面对这种情况,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教授龚国淑及其团队从2008年开始研究猕猴桃褐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结出了一套以预测预报为基础、多种田间栽培管理措施相结合、辅以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在雅安、蒲江、苍溪、都江堰等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据显示,在2013—2017年间,该防控技术在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累计减少鲜果损失近2.5万吨,挽回经济损失近2.5亿元。
“近年来,团队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召开现场会、分发资料、媒体宣传等方式,对防控技术进行推广,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任重道远,接下来,还会将猕猴桃上的多种病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龚国淑在现场评估会上与专家们还就防治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咨询。
当天,专家们还为中里镇的村民们举办了猕猴桃农业技术培训,让大家充分掌握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高效栽培技术。同时,与会专家还与当地种植大户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寻求更好的方式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博)8月21日,全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及利用工作会在苍溪县召开。国家农业部及全国各省(市、区)农业厅相关领导及会议嘉宾齐聚苍溪交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相关经验,并举行全国...
苍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