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博本报记者安元琴
时下,苍溪县云峰镇村民任田坤的数百亩猕猴桃长势不错,对于即将到来的丰收,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要知道,几年前他开始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时候,为资金的事情很是犯愁,是苍溪在全县范围内力推的“两权抵押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15年底,苍溪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截至今年7月底,苍溪县已累计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2290笔、5.87亿元,涉及土地8.2万亩,带动近万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该县的深入实施。
严格评估有机制
王大志是苍溪县农商银行的金融专家。2016年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以来,他已先后参加了该行近2000个案例的评估,经手发放贷款3亿多元。
为确保贷款资金“有的放矢”,苍溪建起了由20名农技人员、40名乡镇村干部、2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名金融专家组成的县级评估专家库,按层次、按比例随机“组队”开展评估,并严格专家库动态考评,确保公平、公正、客观确定承包土地的真实价值。
此外,该县还成立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物评估中心,在全县39个乡镇分别建立金融服务综合站,定期发布县内土地流转价格,统筹开展土地抵押物价值评估。
据了解,该县还以申贷金额为标准,实行分类评估。评估办法明确,申贷金额50万元以上的,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30-50万元的,由县、乡两级机构开展评估;30万元以下,由银行与客户自主评估。化解风险有办法
贷款风险如何防控?
苍溪建立多元化风险防控机制,通过政银分险、银担险三方共担以及收储再流转、村组三级授信、银行“四包”等方式,有效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率,确保贷款项目良性发展。
“我能够挣钱,就用创业收入还贷;如果有其他情况,就用保险还贷。”从金融扶贫中获益的东青镇新月家庭农场业主张立新告诉记者,他购买了贷安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给将来还贷“系上了安全带”。
“我公司除为借款主体提供增信担保外,还鼓励借款主体积极参加农村小额人身、传统农业作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经营风险和贷款风险。”苍溪县农业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按照“农户自愿是前提,村组推荐是基础,银行网点再核查,县级部门管备案”的“套路”,广泛防控发放贷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收到了良好成效。
两年来,苍溪通过风险分担化解不良贷款1笔,按期收回贷款466笔、2.28亿元,还款率达99%。
量身定制有实效
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后,苍溪县吉兴牧业专合社用225.5亩承包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100万元,不仅为专合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还为周边农户带来实惠——采用“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民”模式,专合社带动周边32户群众“抱团”,种植猕猴桃达300亩,户均年收入约6000元;吸纳周边农户16人就业,人均工资性增收约8000元。
此外,苍溪还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扶微助小”的扶贫小额贷款和保险产品,重点支持贫困户脱贫、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已推出“猕果农贷”“雪梨贷”“肉牛贷”等6种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并在江南七彩田园、寻乐书岩等11个乡村农旅融合项目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亩猕猴桃毛收入可达10000元,比过去种粮划算多了!”贫困村民孙家海就是受益者之一。
“今年,我们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投放额目标是2亿元,力争累计投放额达8亿元。”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汀告诉记者,今年,该县将重点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可持续循环流转、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实文章,进一步扩大试点贷款影响力和受益面,“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为农民创业引入资金的‘源头活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万才)“现在村里不仅有了文化大院,而且还建了廉政书屋,这不仅能让全村的党员干部受到廉政教育,而且也提高了我们两委...
苍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苍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