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江涛
3月7日,春雨萧萧。苍溪中梁村云雾缭绕。从山顶至山脚,大小鱼塘星罗棋布。
这个省级最美渔村,因为丰富而优质的水资源而闻名。
最让人称奇的是,许多渔塘都是建在“沟坝”下,中梁村的渔塘却是“从上至下”阶梯式分布。
“这里的地下水资源很丰富,建在山顶都不用担心水源,一下子省下了几十万的提灌站建设费。”40岁的苍溪人向锋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她前后不下5次来过中梁村,“即使冬天来,这里都是满水位。”更让向锋满意的是,这里水质几乎达到饮用级别,很适合养殖名贵鱼种。
2013年,向锋成立了海明甲鱼专合社,承包的50亩鱼塘效益良好。过去两年多,她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地方扩大规模。
“中梁村一直就有养殖传统,我的技工也有了保障,再加上村里正在发展渔旅结合,我们一拍即合。”2018年下半年,向锋打定主意,在中梁村承包了120亩鱼塘,共18口,最大的6亩。
定下合同,向锋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贷款。
“除了流转费,最大的投资就是开挖鱼塘和买设备,我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100多万元。”向锋告诉记者,她与家人商量了,准备将家里的房子和门面全部抵押出去。那段时间她一直忙着和好几个银行接洽,直到去年5月。她接到村支书毛加林的电话:“中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确定了,我们村有132万啊,你的鱼塘将由村里建好交给你承包,作为全村人的投资,你只需每年交给村里一定比例的分红。”
“没想到还能遇上这么好的事。”向锋笑着告诉记者,当天她亲自为家人准备了一桌饭菜,告诉了大家这个好消息。“一直以来的压力没了,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定要经营好这18口鱼塘,和村民们一起致富奔康。”
向锋把全部心思投在鱼塘建设上,她为每个鱼塘单独做了进排水,还增设了最先进的溶氧监测仪。“以前资金紧张,只预算了20万的设备,现在设备投资几乎翻倍,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向锋说,这都要感谢中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我和村民都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苍溪采用“四折两保+分红”。132万的项目资金建成鱼塘作为全村的资产,每年与承包人共同分红。每个村民每年都有收益。以2018年为例,一般农户每户可分100元,贫困户可分300元。
目前向锋与富顺土桥水产分司和广元市嘉桓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都签订了长期渔苗供应合同。她上交的去年分红为每亩600元,共70000多元。
“去年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上交。”向锋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好比养了一只金鸡,鸡生蛋蛋生鸡,老百姓都能享受中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带来的好处,“真正实现在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苍溪县实施“四百工程”加强村(社区)考核 评先选优强示范干事创业增活力
本报讯(李航记者常力文)“我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村支书的职责使命,决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期望。”近日,在苍溪县2018年度“...
苍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