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李天琪)34年,年过七旬的他坚持在坚硬的石壁上一锤一锤地开山凿石。从1980年至今,左慎宗老人为剑阁县杨村镇杨垭村的乡亲们徒手开凿了5口水井,这清冽的井水对于十年九旱的村子来说如甘露般珍贵。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执着的“愚公”在8岁时不幸摔断右腿,靠拄着一根铁拐行走。
杨垭村处于川北旱区,旱情严重时,村子里的老井从头年9月到来年6月断源,人畜饮水困难,不少人只能下到十里外的金银沟背水吃。见此情景,左慎宗暗下决心:要为乡亲们打井、找水。
在一位插队地质工程师的帮助下,左慎宗开始了漫长的打井生涯。五年时间,左慎宗咬紧牙关,握紧钢凿铁锤,一厘米、五厘米、一米、两米……他终于靠着心中的信念,凿成了一个5米深、能容纳80方水的水井,为纪念三中全会召开两周年,他将这口井命名为“三中井”。
此后,他陆续打出了“回归井”、“台澳井”和“松柏井”,而最让他自豪的,要数蓄水量最大的“奥运井”。这口井的开凿花了整整7年时间,其蓄水量达1400余立方。
34年,拄坏5根铁拐,用坏13把钢锤、17把手锤、136把锄头,“阵亡”的钢凿錾子更是不计其数。据统计,左慎宗打井以来耗资15万元,运出土方3000多方,投工20000多个,共打出5口井,蓄水2112方。
“家家户户都有水喝啦!”左慎宗笑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剑阁县建立干部“德廉勤”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开霸王车、闯红灯可能被举报;有家庭暴力行为可能被警示;利用职务之便推销烟、酒等物品可能被追究……6月18日,记者从剑阁县纪委获悉,该县干部“德廉勤”...
剑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剑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