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剑阁新闻 > 正文

剑门蜀道翠云廊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2015-06-04 17: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何万敏 摄影报道

在广元,有一处绿色的好去处——翠云廊。

今年4月,随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采访活动,本报记者走进这古蜀道的一段,走进广元市剑阁县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

史料称,翠云廊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三条路蜿蜒三百里,全是林荫道,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树为柏树,经过历朝历代无数劫难,留存至今的古柏,还有8000多株。最大的需8人合围,小的也要3—4人方可抱拢。

只是在民间,人们叫成片成林的松柏为“皇柏”,传说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古柏的栽植时间上起秦汉,下至明朝中叶,历时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古柏驿道保持得最好的一段,现在建成一个游览公园,就叫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柏树都在这里。翠云廊古柏形态万千,风姿各异,人们根据其长势、外貌和历史传说取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如以长势命名的“鸳鸯树”、“姊妹树”、“罗汉树”、“观音树”、“白象吞石”等;以粗壮命名的“状元柏”、“帅大柏”、“寿星树”等;以史典命名的“阿斗柏”、“望乡柏”、“石牛树”、“仙女树”等,真是“千姿万态羞雷同”。

翠云廊古柏能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己任。这种优良传统沿袭到现在。山区人民把修桥补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种美德,看成是为后人造福,因而也自有爱路护树的良好习惯。

科学家称古柏为“森林化石”,文物专家则视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文人墨客比之为“绿色长城”。今天的人们,更愿意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视为现代意识,加以珍视。

① 蜀道翡翠——翠云廊。

②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③ 在翠云廊各段抽样调查的900多株古柏中,胸径2米以上的有7株;1.8至2米的86株;1.5至1.7的363株;1米至1.4米的854株;1米以下的669株。这说明翠云廊古柏不是一次栽植而成,而是历代不断栽植而形成的历史产物。

④ 无论如何赞美“翠云廊”都不过分,它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更给以古蜀道无微不至的呵护。

新闻推荐

农家乐成立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不去草原,你依然能见到成群的山羊,能听到漫山的羊叫,这个地方是剑阁县下寺镇硝厂村。硝厂村因为茶园沟美丽的风景而出名。近两年,这里的村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起了农家乐,畜禽产业也得到了巩固、快...

剑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剑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剑门蜀道翠云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