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先 何泽民 本报记者 田志林
“基层调解工作难呀!”谈及基层维稳调解工作,一些基层干部觉得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今年4月,剑阁县剑门关镇建立的“885(帮帮我)”调解服务超市,则迈出了一条基层创新调解的好路子。
“小超市”大枢纽
“创建‘885’调解服务超市的初衷,就是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确保社会和谐。”剑门关镇党委书记梁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剑门关镇整合力量,以大调解协调中心为载体,设立调解服务超市,延伸服务终端,大大节省了老百姓的时间和资源。
记者了解到,要是以前,剑门关镇的老百姓要解决一件事情,需要到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了解后才能解决,有时甚至要多次跑路。“如今,‘885’调解服务超市涉及了农业、林业、国土、法律等相关领域,到这里办事太方便了,而且可以当场给予解决。”近日,前往剑门关镇处理耕地纠纷的村民何彬说。
“土专家 ”来评理
“调解的实质就是讲道理。理讲通了,群众就服气了,事情也就好解决了。”梁赛深有感触地说,这个“理”不好讲,关键原因是部分群众对镇干部有偏见,认为部分干部在解决问题时存在偏见、有失公正。
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呢?梁赛说,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剑门关镇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从全镇离退休老干部、机关代表、社区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息诉息访人群中选出24名“土专家”,建立调解信息库,参与听证和调解。
李映芳是双鱼村居民。2014年12月,因土地边界的问题与村委会发生争议。她多次请律师出面协调未果,后申请调解。由于牵涉村委会,她怕参与调解干部“打帮腔”,于是自主选择3名“土专家”参与调解。最终,在“土专家”不偏不倚的劝说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信息员”促和谐
“老安啊,事情已经出了,要及时处理好才是办法!”今年5月28日,剑门关镇的3名调解员来到大房村六组安全武家,就信息员反映的一起劳务纠纷案件进行调解。
如今,剑门关镇各村(社区)民情信息员在收集相关信息后,总是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885”调解服务超市。通过汇集、研究,再通过“885”调解服务超市组织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将矛盾遏制在萌芽状态。据统计,自4月初以来,剑门关镇“885”调解服务超市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近20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梁杰王培国)近日,剑阁县木马镇开展“四风”查纠专项活动,以问责、问效为主要手段,对村级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现象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活动中,该镇重点查处在低保五保评定、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
剑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剑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