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凌
6月20日,午后的太阳格外毒辣。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庭长郭兴利用午休时间去现场调解完一起离婚纠纷后,一路小跑回到办公室,20分钟后还有另外一个案件等着他。喝了一大口水,郭兴利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入党故事。
1978年3月,深受父辈影响的郭兴利光荣参军。“以一流的军事素质,做合格忠诚战士”,刚入伍他就给自己定下标准。在一次实战演习中,部队首长的话更是深深影响了他,“共产党员要冲在前面,要在实弹射击中打出好成绩。”作为团里抽出的尖子,郭兴利在心里暗下了“成为党员”的决心。“那时候入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冲在前、带好头。”他连续3年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预备党员的那一天,他整夜未眠。“做平凡工作,做合格党员!”这个川北汉子含着热泪在党旗下宣誓。用行动践行誓言,他多次在部队荣立军功;退伍后到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工作,看见山里的居民出行不便,他便买来富有川北特色的竹篾背篼,装上国徽、卷宗、原被告标志牌和普法宣传资料,将“巡回法庭”开到田间院坝。
天不亮出门,摸着黑回家,郭兴利用背篼把法庭“背”到了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工厂学校。这些年,他背烂了10多个背篼,磨断了30多副背绳,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背篼法官”。
从未休过一次公休假,就连自己父亲去世,守灵期间仍开庭调解案件;虽然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一件像样的家具,妻子生病住院的押金也难以凑齐,郭兴利却始终甘于清贫。“自己多动腿,群众就能少跑路。”在法庭工作26年来,郭兴利走遍了法庭辖区的1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他所办理的3000多件案子,无改判、无信访、无投诉,无不廉举报。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
后来,县法院给开封法庭配了车,除了不通公路的地方用得着背篼外,大部分地方都能开车去。但郭兴利说:“如今条件好了,背篼很少背了。背篼放下了,但合格党员的标准不能放下。”
新闻推荐
剑阁县国地税合作迈入3.0时代 “三个特色”铸就“剑阁模式”
绿意盎然中,一簇簇紫荆花朝天盛放。川北剑阁县城,隔街相距50米的剑阁县国税局、地税局,长手相握,共同培育国地税合作之花。4年,一步一个脚印,精心实施合作工作规范1.0版到2.0版到3.0版,剑阁县国地税合作...
剑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剑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