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把农业园区建好,大家还贷款就不用愁了。”1月19日,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学地村二组村民冯子贵站在冯家梁上,指着脚下300多亩新开发整理出来的耕地,满怀信心地说。
利州区筹集1700余万元,全面实施“金土地”项目,对贫困山区土地实行连片开发整理,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准备。
干部打着电筒抢进度
“所有的党员干部都领着手电筒到了各自的项目点,与村社干部群众、施工队伍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即使打着电筒也必须把当天的目标任务完成。”利州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刘志荣介绍说,资金筹集到位时,离春节已很近了。为尽量减少农民损失,区领导要求缩短工期。全区干部“抢晴天、战雨天、拼黑夜”,在工作一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月19日,寒风夹着冷雨。赤化镇泥窝村王家梁上,80多名男女老少却干得热火朝天。
“20天开发整理土地2.7万亩,能抵过去好几年了。”利州区国土资源分局办公室主任李长庚带着自己的“3人组”,正奋战在工地上。插在地头的倒计时牌显示,工程已接近尾声。“我已经10多天没回家了。”满腿黄泥的李长庚说。
地窄,挖掘机摆放不下;坡陡,商混车上不去。怎么办?水泥、沙石运不到田间地头,只好改用毛驴驮。利州区国土资源分局干部祝子银说,“由于连夜奋战,毛驴都累死了一匹。”
利州区荣山镇廖家村三组要开发的是原中华煤矿废弃的场地,方圆5里没有村民,工地上只有几间破旧的瓦房,而且不通水电——这就是国土干部母强等人临时的“家”。“饿了煮碗酸菜面,吃的是煤窑里流出来的水。”母强等人没被困难压倒。
“目前,23个土地开发和整理项目已全部竣工。”刘志荣高兴地说。
村民积极参与奔富裕
时间紧,任务重,工程质量如何保证?
建立进场材料报审、见证取样、工程质量报检等制度,要求负责质量和安全工作的人员必须到位,质量保证资料必须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防止没有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建筑材料使用在工程上。同时,利州区还安排了技术指导组,对全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全面指导。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项目运作,全程监控,考核奖惩”策略,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村组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20天时间里,全区参加人数总共达到15万人次,出动挖掘机560台,装载机110台,运输车辆5100台次,商混车辆650罐次,开发整理土地2.7万亩,新增耕地5200亩,修建蓄水池98口、山粪池120口,整治山平塘31口,路带渠35000米,3米宽的田间道31000米,砌堡坎19008米。
“过去我们背着东西上广元城去卖,来回要走好几天,现在若坐车,个把小时就到了。满树的软柿子以后就好销了。”工农镇学地村87岁的王庭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东方红》。
赤化镇泥窝村出产“贡米”,田地大多在山坡上,过去夏至过后才有水插秧,水稻收成低。“现在不仅通了路,还修建了山平塘、水渠等,以后可以按时栽秧了。”村民王天周说,“土地开发整理将泥窝村与宝轮镇梨树村、幸福村连接在一起,今后会形成数千亩的农业园区,带动这一带村民脱贫致富。”
“田成方,路成网,灌得上,排得畅,耕作方便。山区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变了样。现代农业园区一旦建成,这1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一万元不成问题。”利州区区委书记赵文峤说。
□彭富 本报记者 侯静
新闻推荐
1月30日,广元市旅游局传出捷报: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84.20万人次,同比增长23.55%;实现旅游收入25403.89万元,同比增长56.72%。继去年春节黄金周居全省前列后,再次“梅开二度”。——广元在灾后...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