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恐龙化石、西汉青铜立马、宋代编钟……2月21日,记者走进广元市利州区原棉纺厂的一座废旧厂房,广元民间博物馆——万安博物馆的临时栖息地,5000件藏品向人们讲述着博物馆主人安登远对收藏的痴迷。
为收藏,一件衣服穿10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一名军人的安登远,见战友们喜欢收集小小的邮票,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也决定开始收藏。
起初,安登远收藏的是邮票、火柴盒等一些身边比较容易找到的小件藏品。慢慢地,他开始四处寻找散落在民间的老玩意儿,并着了迷。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购买更多藏品,他在广元南河开办了旧货市场,将所有收入投入收藏。
1992年,安登远从一个朋友处得知,在西南一个偏远城市,有人收藏着鱼龙化石,准备以40万元出售。“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安登远想贷款买回,立即遭到家人强烈反对。但他不管,前后10多天换乘了10多辆车,终于将鱼龙化石搬回了家。这件事引发妻子的强烈不满,婚姻逐渐走到尽头。
“买古董,他不惜血本,自己花钱却省了又省。家里除了厨房、卧室,几乎全都被收藏品堆满了。”侄孙女安雪芳说,安登远不讲究吃穿,一件衣服他穿了10多年,鞋子补了又补;一般不到外面吃饭,最常吃的是花生稀饭、玉米粥,厨房里的调料只有盐和醋。
30多年过去了,安登远收藏了5000多件藏品,分古生物化石、青铜器、瓷器、字画、中华神木等七大类。其中,有3米多长、直径20多厘米、重400多公斤的象牙化石,弥足珍贵;西周时期青铜鼎,被故宫博物院专家汪海洋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涵盖了元代四大名窑及地方窑口的1000多件瓷器,包括元青花梅瓶。
展藏品,自筹民办博物馆
2011年末,在考察旧货市场搬迁点时,安登远意外发现一个好地点——原纺织厂废弃生产车间。他想,要是办个博物馆,把5000件藏品拿到这里展览,就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收藏的宝贝了。于是,他先后5次给广元市领导写信、打报告,讲述自己想通过创办非营利性的民办博物馆,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想法。
“大力支持。”广元市领导给予批复,并将博物馆取名为“万安”,还在湿地公园划拨7亩土地,支持安登远自筹资金,修建民间博物馆。广元市、利州区两级文物部门,立即帮助着手藏品的登记。“我想尽快将旧货市场建好,变卖后,启动博物馆的建设。”安登远说。
而博物馆尚未修建之前,安登远以每平方米20元的价格,在老城租用了原棉纺厂废弃的厂房,又进行了改造,增强安保能力。2011年12月30日,万安博物馆临时展馆落成,广元市也因此成为省内第四个拥有民办博物馆的城市。
万安博物馆临时展馆开馆2个月来,面临着亏损。安雪芳说,场地租用了5000多平方米,租金是一笔巨大费用,请了6个工人,外加几名保安轮流看管,每月花费又得数万元。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亏本也无怨无悔。”安登远说。
新闻推荐
总投资10.3亿元本报讯(彭富董红明记者侯静)3月24日,广元市三江新区1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3亿元。三江新区位于广元市中心城区西侧、剑阁新县城东侧,地处嘉陵江、白龙江、青竹江三江交汇地...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