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必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工作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瑰丽的文化色彩。”1月21日,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全省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会上,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如是说。
过去的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文化系统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改革”两个字,释放出巨大能量,激发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活力。
镜
头
2012年7月30日,省文化厅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上传来消息:省级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规范转制,全省63家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全面完成。
新体制带来新动作 2012四川文化大丰收
2月,广元市创演的舞蹈《老妈妈》入围央视2012年春晚;8月,省曲艺研究院的四川扬琴《情怀》为四川捧回首个牡丹奖节目奖;9月,四川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红军花》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年,四川文艺创作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收离不开改革,体制机制的转换为文化带来活力。除了《红军花》获奖,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比选机制”创排的《大美四川》在全国巡演,取得近400万元的演出收入。
改革“红利”不但分配给了文艺院团。通过综合执法改革,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文化市场领导和监管力量得到加强。2012年12月下旬,省文化厅在值守“阳光政务”栏目的过程中,连续5天未接到文化市场举报,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零封”纪录。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在2013年先后荣获文化部颁发的“2012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和“2012年文化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综合执法中,还有4个案件入选2012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及办案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名列全国前列。
镜
头
2012年9月28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论坛”隆重举行,标志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从一只“潜力股”正式演变为“蓝筹股”。
从“办”到“管” 加快文化管理职能转变
作为四川文化发展的主管部门,2012年,省文化厅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到处搭平台。
一是逢会为产业项目搭台:在第十二届西博会上首设文化“舞台”,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搭台;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为四川文化企业搭台;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为四川动漫搭台……
二是“借力”为“走出去”搭台:通过央地合作机制,借文化部的平台推广四川文化;通过与财政、商务、统计等部门合作,加大对文化贸易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搭建百姓“大舞台”:2012年,省政府下拨10亿元用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市州有三馆、县县有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在全国首创实施的四川文化藏区行——“四进”、“十大”文化行动覆盖藏区20多个县425个乡镇3000多个村。
为了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省文化厅与银行“联姻”,参与搭建“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独立搭建“四川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对此,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认识清醒:“革命要革到我们自己头上,政府自身要实现职能转换,不断加强行政效能的制度建设。”为此,省文化厅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全省文化系统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管行业”到“管社会”转变。
镜
头
“我们2000年以后共计引进博士、硕士和本科生21人。通过压担子、给机会、促成才等一系列措施,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有的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在2012年12月20日召开的省文化厅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人才建设工作会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的一组人才数据令人侧目。
人才机制创新给力文化强省建设
在当天的会上,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创新型文化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1357工程”。这两个出自《“十二五”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术语为培养“文化川军”提供了一项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由省文化厅出台的《四川省文化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四川省文化厅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2011-2015全省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为全省文化系统干部选拔、干部交流、人才培养、人员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制度规范和操作办法。
人才机制创新,给文化强省建设带来强有力的支撑。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胆起用的年轻人在全国文物考古界创下八个第一。来自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的几名年轻人自主设计方案,成功改造出全国第一辆多功能文物展览车。省非遗保护中心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全省已建设24个非遗博物馆、展示中心和121个非遗传习所,国家级传承人由14人上升为69人,省级传承人由59人上升为682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正成为常态化的文化活动,为四川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明确:形成有利于“文化川军”成长的良好生态和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文化川军”建设战略,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创新力、竞争力的“文化川军”,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史挺 张良娟图片由省文化厅提供
新闻推荐
经过90天奋战,全长5185米的广元西滨道改造工程完工后正式通车。1月24日,记者驱车来到广元西滨道,感到眼前一亮:高大漂亮的路灯快速后退,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不断闪现。行驶在宽敞平坦的路面上,倍感舒适和...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