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利州区以土地流转为引擎,帮助农民创收;创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彭富 本报记者 侯静
“我在优酷网看到拍客拍摄的‘龙潭乡观光瓜果园\’视频,园里的瓜果好诱人,今天特地带孩子来开眼界。”8月13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建设村瓜果园迎来西安游客李女士一家人。“人气挺旺,每天要接待上百人。”瓜果园管理人员说。
贫困山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利州区委书记赵文峤说,以土地流转为引擎,提高土地效益,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带动,民间热钱“唱戏”,让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创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12年,试点的该乡界牌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300元,较上年增加1900元。
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效益让农户尝甜头
在2009年“6·25”特大洪灾中,位于“利州区循环经济园”的锐昌、东霖等7家规模以上畜牧企业经济损失达8000多万元。
利州区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共建、联建养殖小区的模式,动员企业到龙潭乡异地重建。龙头企业的专家为养殖户免费实行种猪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订单销售到成、渝等大城市。短短两年,龙潭乡生猪销量达20万头。
养猪户主动将土地流转给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再通过土地整理、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提高土地效益。去年,该乡流转土地3100亩,农民自主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外出务工人员减少200多人。
2010年,在外做建筑包工头的梁培军返乡,租赁土地50亩发展大棚蔬菜,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龙潭乡像他这样的种养大户,去年已达67户。
小户尝到甜头,大户随即跟进。
年初,一公司与利州区签约,计划投资2亿元,流转土地208公顷,打造“龙潭国家生态农业主题公园”。目前世界瓜果博览园、向日葵观赏园、甜玉米园区和黄豆园区的一期已建成,总投入8000万元。
7月,300亩向日葵盛开。一到节假日游客爆满,龙潭乡45家农家乐集体喊挤。
投资客也嗅到商机。以房入股,今年不少龙潭人家里多了城里来谈合作的“富亲戚”,土地流转价格攀升,平均每亩山地比平坝至少高出800元。“我们正试点小宗地拍卖,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到龙潭乡定居、投资。拍卖的钱一部分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交还给村民。”利州区区长刘襄渝说。
新型农村社区
与城里生活一样现代
土地流转出去后,利州区在不改变原6个行政村建制基础上,在界牌成立了广元首个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社区下设“1+8”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干部轮流值班,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前来回跑20多公里到乡政府盖章,现在10多分钟就可办完事,方便多了。”居民魏文斌说,社区水、电、路、气、光纤全部接通,与城里生活没两样。
杨大富在报销医疗费时,深切体会到“居民”的幸福感:今年初,因患贲门癌,他在广元某医院花了1.1万元,新农合只能报3000多元,但城镇医保给他报了6286元。
抹平城乡福利鸿沟的还有社保。社区联合党委书记赵富军说,凡加入了社区专合组织的居民,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100元,到年龄后居民可月领四五百元。
新闻推荐
活动经费将比历届节省三分之二本报讯(记者徐凯)8月23日,记者在广元市政府召开的2013中国广元女儿节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市今年将按照“节俭、低碳、惠民、健康”的宗旨办节,整个活动经费将比历...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