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投入市场化配置,管理维护政府买单
2010年8月27日,广元成为城市智能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运营的城市,首批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共设置33个服务站点。近四年,广元的公共自行车跑得如何?
□本报记者 徐凯
\体验 \
一个站点每天借出四五十辆车
“在城区活动,我现在一般情况下不开车,而是选择骑公共自行车。”4月25日下午4点过,在东坝苴国市场便民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市民赵勇说:“开汽车最麻烦的是停车难,骑车既环保又节约开支,还锻炼身体,停放方便,何乐而不为?”
“目前,我管理的这个停放点每天至少借出四五十辆。”在广元市政务中心前的便民车停放点,管理员冯述芳说。
结合市区人流、车流、道路等情况,依托公交主干线,广元在学校、车站、医院、公园、商住小区、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了公共自行车停放点33个,每个点投放20-50辆公共自行车。
记者看到,该市公共自行车采用免充气车胎,不爆胎,不漏气。凡是办理了公共自行车租赁卡的市民,都可在全市范围内任意站点租车,任意站点还车。办理一张公共自行车卡交300元,其中押金200元,预存超时费用100元;本城16—65岁居民和外地游客均可持身份证件办理,退卡时即退还押金和余款;单次使用一小时内免费,超出时间后按1元/小时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
广元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彬菡介绍:“广元目前已办理公共自行车智能卡3200余张,平均每天骑车约1000人次,站点已由33个扩展到38个。当然,也有因买了电瓶车、摩托车等原因退卡的。”
目前,广元市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不仅覆盖了整个主城区,还将向万源新区、廉租房小区等地拓展。
\声音 \
管理维护每年财政支付40万元
广元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滨介绍,由于这是市委、政府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民生工程,广元公共自行车的先期建设,是采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先期的站点、智能化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总共要花600多万元。其中,市财政只投入了230万元,另一部分则由“兴地广告有限公司”投入。
广元还专门成立了便民自行车管理办公室,招聘了30名管护人员,并购置两台汽车负责往各站点运送、调换自行车以及维修。维护费用和人员工资由政府买单,每年市财政要拿出近40万元支付。而兴地公司则可通过在各站的广告收入,收回成本和盈利。
整个自行车租赁系统还有强大的后台支撑,通过监控可准确掌握每个站点的具体情况。如某站点少于3辆自行车或存放自行车空位少于3个,巡查调度人员会在30分钟内进行调剂调度。如发现系统故障,工作人员接到后台指令后30分钟内能到场处理。如夜间工作人员下班后,车位已满无法还车,可拨打24小时值班电话,工作人员会告知如何处理;无法处理的,市民可暂时将自行车骑回家保管,不会让租车人支付车辆过夜费。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彪记者侯静)5月26日,广元市举行第二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23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52.7亿元,其中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达90个、投资约144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个数和总投资,与去年同期...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