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办上河街社区党委书记黄巧“摊上大事了”:3月19日,她女儿在一个饭店悄悄把婚结了,不请宾客,不放鞭炮,没有结婚庆典,这让小巷里的叔叔阿姨们“很生气”。一连两个月来,每天都有人前来“上门问罪”。黄巧满脸赔笑、耐心解释。走访群众,她口袋里也经常揣几包喜糖,“万一再被提及,好分享几颗喜糖。”
上河街社区是广元最早的一批城市社区。辖区内破产企业多、老年人多、贫困户多。群众遇到大小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黄巧。“只要‘巧书记\’出马,没有办不好的事。”这句话成为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本报记者 周前进 侯静
用心服务,千方百计解民难
上河街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诉求繁杂,矛盾较多。2007年,被选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后,黄巧天天要面对社区居民上访。
怎样才能使党组织更具凝聚力?黄巧思来想去,认为必须从服务入手。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黄巧和社区干部主动上门了解民情民意。社区流动人员多,碰到不在家的,黄巧就和干部留个纸条,很快,黄巧和社区干部掌握了辖区大小事情。
针对辖区困难职工多这一最大现实,黄巧和社区干部把帮助困难职工列入工作重点。
社区居民侯必庆身有残疾,下岗后侯必庆带着妻子,每天到10多公里外的乡下收菜,回城沿街叫卖,生活艰辛。黄巧多方打听,终于为他找到了一个稳定的赚钱门道——鑫苑房地产在菜市场边有个公厕,黄巧与公司协商,承包给侯必庆。侯必庆将厕所管理室改成棋牌娱乐室,收点服务费;门口摆个小摊,卖香烟、矿泉水等;加上妻子在市场卖杂货的收入,生活逐渐好转。
多年来,黄巧先后帮助600多人找到工作。
黄巧还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亲情工作法”:生日必到,喜事必到,生病必看。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一件一件想法帮着解决,黄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同。
用心倾听,千言万语不嫌烦
社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为群众服务。“怎么才能为群众服务呢,就是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难。”黄巧说。“你是咋个当书记的?我们楼下的化粪池堵了好几天了,你也不管管?”3月17日,黄巧突然接到白塔楼住户打来的电话,对方火气十足。
白塔楼是破产企业职工宿舍楼,里面常住30多户人。过去聘请物管时,双方合同约定,物管主要负责保洁和水电费代缴。可有的住户不但不交物管费,还拖欠水电费,物管公司已垫支3000多元,半年前变相停止了服务。“这么下去,矛盾只会越积越多!”3月18日,黄巧通知业主代表和物管公司一起到社区办公室调解。会上,双方剑拔弩张。黄巧请他们一一发言,边听边记。“大家都不容易!业主收入不稳定,有不少还是贫困户;物管公司也有难处,每月的收费不够请半个工人。按当初约定,并没有疏通化粪池的义务。要不大家都退一步?”就这样,一方补清了欠费,一方又组织人手疏通了化粪池。“其实双方都明白道理,只是缺少一个缓冲的纽带,而社区就是这个纽带。不管双方说得对不对,都应该用心倾听,千言万语不嫌烦。”黄巧说。
好服务换来了群众认同,社区党组织多次被广元市委表彰。黄巧还被省委表彰为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并被选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记者手记
用心用情方能以心换心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
面对一个人口过万的辖区,社区只有区区几个干部。要干好,不易。可黄巧和社区干部一道,把辖区居民服务得周到,照顾得顺心。
为什么?归根到底在于,黄巧和社区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落脚在了一件件具体的实事上。
正因为如此,黄巧才以心换心,赢得了群众认同,群众才会买她的账。
新闻推荐
近日,广元市利州区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专家下田入园,流动授课,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区17个乡镇(街道)开展各类涉农技术培训100余场,受益群众达2000余户。(记者侯静)...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