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3年代表四川夺得全国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团体金奖第一名
从2012年到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奖牌,连续3年,一直刻着一个学校的名字: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由教育部、财政部等30个部委主办的全国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是全国财经类高职高专的顶级赛事。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3年,3年3个第一,这不但在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中是首次,在全省57所高职高专院校参加的同类国赛中也是首次出现。
5月31日,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在山西举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49支代表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代表四川省参赛的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以高出第二名近30分的成绩,站到第一名的领奖台上。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夺取“三连冠”有何秘密武器?该学院的人才培养有何窍门?其龙头地位如何持续?让我们走进四川财经职院一探究竟。
□向朝伦图片由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提供
“川财玫瑰”绽放全国赛场
6月3日,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举行仪式,表彰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团体金奖获得者。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友,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吉秀,副院长余坤和等,为余春波、陈璐、胡文雪、屈瑾4位参赛学生戴上大红花,并对他们予以通报表彰。现场200余名师生代表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4名获奖学生全部是女生,全部来自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她们被誉为“川财玫瑰”。时间倒回到4天前的激烈赛场:5月31日的山西太原,来自全国的49支代表队,各出奇兵,临场布阵。代表四川省参赛的4朵“川财玫瑰”,是经过四川省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选拔出来的佼佼者,然而“三连冠”的目标,也是心底无言的压力。
四川代表队领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一系领导马会起博士和其他3名指导老师一起,细心观察着自己的4名爱将。
上午,会计业务手工处理比赛铃声一响,4名选手,4个角色,各就各位,模拟某一制造企业会计业务,分任出纳、总账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主管4个职位,既独立运作,又各有担当;下午,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比赛,4名选手再次入场,模拟某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业务,单人单机,使用企业版信息化财务软件,完整准确填制业务单据、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转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分析等。上下午两个环节,既考查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两个环节连场转,只要1个选手出差池,就可能全盘皆输,每一支省队都铆足了劲。
当晚7时,组委会宣布大赛结果: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代表的四川代表队以总分608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我们获奖了,我们拿了第一!”第一时间,马会起向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领导发出手机喜报;第一时间,“川财玫瑰”兴奋地向远在四川的父母拨通电话。
随即,喜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5月31日晚,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成了欢乐的海洋,师生们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2012年会计一系12班的李文斌,当晚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百度贴吧看到这条消息,十分兴奋,连续跟帖,并通过微信向朋友转发;同班的黄寒,则是当晚在学校大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首先看到这条消息的,她说,当时感觉就像自己获奖了一样,连忙赶到寝室给室友讲,“那一夜,同学们一起分享,兴奋得大半夜无法入眠。”
这展现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展现了学院师生健康进取的精神状态。谈及比赛成果,4位参赛的“川财玫瑰”不约而同地表示,这得益于学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全校6000余名师生作坚强后援。
T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素质
5月30日晚,各参赛省、市、自治区代表队领队参加会议。当马会起步入会场时,其他人纷纷侧头交头接耳,说“四川的来了”,这让马会起印象深刻。显然,在他们看来,已经连续两届拿第一的四川财经职院实力不可小觑。
大赛结果,证明了全国同行的猜测和判断。不过,他们还想知道,3年国赛,为什么回回都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拿第一,“三连冠”是怎么得来的?
1963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前身——四川省财政学校在成都人民南路诞生。会计专业,是建校即创办的“元老专业”之一,50年筚路蓝缕,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逐渐形成了“以会计专业为龙头,其它财经专业为支撑,适应社会需求,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
“会计龙头”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使会计专业成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在中专时期,该校会计专业就多次夺得国家大奖,也是国家重点培育的会计专业。2006年,升入高职后,会计专业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该专业教育教学团队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该专业成为省会计专业综合改革重点质量工程;2012年,四川财经职院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又纳入省级示范建设专业。
以探索推进现代职教为己任,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探索成型的“T型实践教学体系”特别适合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T”的一竖,是指从大一到大三,自始至终贯穿的动手能力培养。在参赛选手、大三学生陈璐的记事簿上,从大一到大三,自己和其他同学共参加过企业会计认知实训、财经基本技能实训、专业项目实训、关键技能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分行业实账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实践课。
“T”的一横,是指对学生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譬如ERP沙盘实训、模拟企业实训、多专业综合实训等,以此夯实学生的横向发展能力。在参赛选手、大三学生胡文雪和屈瑾的印象里,学校的会计赛事特别多,基本上每年都有,大一开始有点钞比赛、小键盘输入比赛、传票算比赛、数码字比赛等,大二有做账大赛、会计信息化比赛(财务软件大赛)等,大三有综合性会计技能大赛等。
“T型实践教学体系”从“纵”、“横”两个方向,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和综合能力,目前,T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和精髓,已经推广借鉴到学院其他7个系部。完善的实训体系,学中做,做中学,多样的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再辅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40多个学生社团的活动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升。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友说:“技能成就人生,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不能单单看成是技术活,而应提高到‘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高度去对待。”这一人才培养理念正应了一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
国赛“三连冠”后演绎更多精彩
在6月3日的表彰大会上,获奖选手、2011级会计专业14班余春波同学,代表在全国赛场绽放的“川财玫瑰”慷慨发言。她说,代表四川,出征国赛,为学院夺得“三连冠”,让全国参赛院校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对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认同感。她说:“成为四川财经职院一名学生,是我们这一生最明智的选择,因此,我们永远以自己是一名财院会计学子为自豪!”她鼓励学弟学妹们,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只需要大家以积极、阳光、进取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么今天你们以财院为荣,明天财院将以你们为荣”,这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广元姑娘呼吁:大家齐努力,去摘取下一届、再下一届的四连冠、五连冠。
获奖选手的鼓励,给了更多“川财学子”自信和勇气。“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黄友表示,学院将以国赛“三连冠”为契机,要以成功建成“省级示范高职”为新起点,以点促面,推进全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向“西部一流高职”迈进。
助推“西部一流高职”目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还有“一个率先”、“一个独家”两张王牌在手。
一个率先,是指学院3年前在全国同行中率先牵头成立的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该联盟由四川省财政厅批准,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在“省级示范高职”建设期间,联盟内的9所中高职院校、4个行业协会、近200家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岗位能力”显著提升。
一个独家,是指学院在全国同行中独家建设的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模拟设置工商、税务、海关、银行、保险、物流、审计等企业经营所需的管理和服务单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团队,在基地内模拟企业筹备、创立、经营、策划、销售、审计等各阶段工作,并在数个或数十个“企业”间形成经营对抗,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进步神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梓溶)近日,记者从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获悉,该市政府采购中心已于5月整体并入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初步完成了政府采购职能整合及采购交易活动的集中统一。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将...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