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家丑” 被投诉医生亮相全院□本报记者 石小宏
“现在的医院变化太大了,只要患者有什么需求,医护人员和医院都会尽量满足。”亲身感受广元市中心医院的变化,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病号”秦深义老人由衷地说。
重治疗、轻服务,群众的批评投诉多,是广元市中心医院曾经面临的窘境。为改变这种情况,该医院在自己身上动了“大手术”,出台了严厉的措施,对违反规定的医务人员进行曝光和处罚,促使医务人员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上来,扭转了医院的形象。
自曝“家丑” 投诉事例被公开
技术真不错,服务真不行。这是不少群众过去对广元市中心医院的评价。
去年10月,该院首次通过第三方调查,了解群众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调果结果显示,群众对医院技术的满意度有90多分,而对服务的满意度仅有70多分。而其中,医务人员的态度僵硬等人为因素引起患者不满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
广元市中心医院院长马兵告诉记者,以前,医院对类似情况大多采取一般性批评,没有引起医务人员足够重视,导致其犯了改、改了再犯。“真正抓转变,要先从建章立制开始”,医院班子统一了思想。
今年5月17日,广元市中心医院召开了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千人职工大会。让全体员工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大会不是年度的表彰,而是曝光医院接到的投诉意见。“一名患者前来就诊,需要做核磁共振,等了4个小时也没有做成,患者要求退费,结果出现了窗口的推诿”;“一名急诊患者凌晨4点来就诊,值班医生坚持先挂号再治疗,而挂号室又没人,几经周折患者才得以治疗”……一件件投诉事例在大会上通报,坐在台下的当事医务人员脸上早已挂不住了。
与投诉事例同时在会上公布的,还有新的《医院服务缺陷投诉处理制度》。该制度规定,当年内,责任人受到第一次投诉的,将被扣罚500—1000元,还将通报批评;第二次,扣1000—2000元,取消当年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外派锻炼学习及进修资格;第三次,扣2000元,停职学习一周以上;第四次,扣2000元,责任人员为临聘人员的,解除聘用关系;正式工作人员的,停职学习1月以上。
动真格 被投诉医生受处罚
不留情面的通报,严厉的制度,职工们知道,医院动真格了。
6月7日,两名医院的员工撞上了“枪口”。神经外科一名患者发现输液的时间出了错,便找到值班医生,但这名医生没有主动向患者解释,还以不是自己输的液为由回避问题,导致患者投诉。在医院的收费窗口上,一名收费员对交费患者态度不好,同样受到投诉。
针对两位员工的情况,医院立即做出扣发1000元的处罚,并在全院通报批评。此事在医院引起不小反响,让员工们打消了继续我行我素的念头。
5月10日,呼吸内科的赵世财医生正在上班,一名肺癌患者的几位家属找到他要求给一个说法。原来,赵医生早已与患者家属约定好,不告诉患者真实病情,但患者出院时,别的医生却把出院手续交给了患者本人,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面对这样的情况,尽管不是赵医生的错,但他仍然对患者家属道了歉,用真诚感动了患者家属,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不仅这样被化解了,还让患者家属对医院有了新的认识。
更多的医务人员态度转变,耐心为患者服务,也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赞扬。以前,该院每个月都要接到十几个患者的投诉,现在只有四五个;表扬和赞许却不断攀升,仅6月份,医院就收到患者的表扬信20多封。
多举措 优质服务可持续
要彻底改变服务现状,不仅要通过严法来“破”旧习,还需要更多措施来“立”新貌。
针对患者反映较多的排长队、就诊时间短等情况,医院简化就诊流程、增加窗口服务,还采用错峰服务模式,即在挂号、取药高峰时段,就增加人手,保证患者以最短的时间挂上号、取上药。为改变过去住院病人需要自己办理手续、拿药的情况,医院还成立了运送队,帮着病人办理住院手续、检查手续等。
为保证优质服务的持续性,今年4月,医院还专门成立了服务投诉办公室,在人力紧张的情况下,仍抽调3人专门负责处理患者的投诉。凡是患者的投诉,都要做好记录,并标注出该由哪个科室负责,什么时间必须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给患者一个解释。翻开登记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患者打来电话的时间、内容,患者的意见或提出的要求,以及什么时间解决的问题。
马兵告诉记者,医院实行服务提升工程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但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今后,医院还将在继续提高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服务能力和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大型公立医院,不仅要体现出公益性,还要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马兵说。
新闻推荐
□邹贤良本报记者徐凯“你6月份用了3吨水,收水费9元钱。”“你搞错没有哟,我们这里的水费,从来都是‘世界之最\’,5月份才用几吨,水费都是58元,现在怎么降了这么多?”7月10日,当广元昭化区太公场镇居民张...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