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晓铃)摩崖石窟在风化和雨水侵蚀的自然灾害面前怎么办?近日,“国保”单位广元千佛崖投资1358万元,开始试验使用全钢架构及新型材料对石窟进行保护。据悉,这是全国摩崖造像石质文物中,惟一使用该新型材料和结构的,它将对国内不可移动的石质、石窟文物保护,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
据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宁介绍,北魏时期开凿的千佛崖石窟,几千年来一直受到风化和雨水的侵蚀。传统的修缮方式,往往采用在岩壁上打洞或浇注混凝土,搭建砖木结构的保护棚。然而这种保护的缺点便是建好后不能拆卸,否则极易对脆弱的石质文物造成破坏。而由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提供的全钢构保护模式,使用钢架结构和轻质材料把整个千佛崖北面的石窟罩起来,既避免了对文物的切割,必要时还可进行无害拆除。
该工程计划于今年3月完工,5月1日前将对游客开放。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将收集室内外文物含水率的对比情况。如果这种模式能对文物起到有效保护,将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借鉴。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广元市卫计委主任吴桂华近日媒体报道浙江温岭一医院助产士累倒在产房的消息,这折射出医院产科人手不足、工作压力大的普遍现象。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而言是大事。助产接生可...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